Skip to main content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

简介:。2015年,79岁的王德顺,身穿花绿棉袄在T台上走秀,惊艳全场,一夜爆红。很多人被王德顺的魄力所折服,羡慕他有这样的人生。可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天,他足足准备了60年。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开创了造型哑剧,并成为一名老北漂,一切从零开始,50岁进入健身房健身,57岁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的艺术形式——活雕塑,70岁开始练腹肌,80多岁了,他还在奋斗的路上······这个视频我...

image.png

李栩然

虽然很晚了,但我仍然希望你能看到这个回答。

改变自己需要的不是勇气,也不是下定决心,而是经历,以及经历后的反思和行动。

我自己就是一个改变了许多的例子,从中学时代的自卑狭隘、汲汲名利到大学时的心如死灰、感伤颓废,再到工作后的积极进取、自律克制,直到如今的沉稳隐忍、谋定后动。

这些年我的性格、为人处世、思维方法……都发生了几乎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也想结合下自己的经历,和你一起分享我关于如何改变自己的「三重」思考。

第一重思考,不自觉地改变自己。

人是环境的产物,基本上大学以前,每个人的性格和样子都是十多年里家庭、学校教育、生活环境下的产物,比如家境贫寒的孩子容易自卑钻牛角尖,父母暴戾的孩子容易人前沉默寡言、人后冲动易怒等等,其原因现代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早有研究。

这个年龄段,能不靠家庭、教育和周边环境,而早早懂得改变自己且成功了的人,非常少。因为绝大部分人的心智、配套条件或者体力毅力都做不到。

我小学时就很早熟,一直特别想改变自己粗心大意,遇胜则骄、遇败则颓的性格,发过誓、写过保证书,然而真的做不到,即使短期有改变,过不了多久也会打回原样。

在我看来,在第一重境界里,能真正引起你改变自己的,往往只有环境、经历等的重大变化。

在我的一个回答里,我曾经写过父亲去世前后我的变化:当那个能为你遮风挡雨的人突然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真真正正地改变了。虽然天地还是那样的天地,我却已经不再是那个任性而为、多愁善感、不知所云的我了。父亲走前,我考虑的是聚会,是去哪旅游,是跟父母怼着干;他走之后,我考虑更多的是工作,是母亲的健康和养老,是未来自己要做什么,是父亲曾对我的期望……

这大概就是经历对人最大的改变吧。

除了这种被动地改变外,还有一种人,他们也知道不同的经历和环境可以让自己产生改变,于是自觉不自觉的加以利用,来促成自己在某方面的改变。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效率非常低下,因为绕的弯太大,而且很难控制。

它唯一的好处大概就在于易于实现,改变自己虽然很难,但换个环境却不难。

比如许多人失恋后要换个城市,遭遇打击要辞职旅游,工作不顺时就想考研、考 CPA、去读个 MBA……

本质上都是希望利用新环境、新经历的刺激,帮助改变过去一些固有的自我。

但是,无论你如何折腾自己,在经历了这些事后又有多少独特的感悟和改变,本质都只是在第一重境界里打转,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调整。很可能,换种境遇,你又会性情大变。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些失意时真情流露、平易近人,一旦得势立马换一副嘴脸的人了。

所以,我们来讲讲更难、但也更直接有效的——

第二重思考,自我改变意识的觉醒。

当你有过许多次被环境和形势所迫而不得不改变的惨痛经历,当你有过无数次在社会上碰撞的头破血流的悲惨回忆,当你发现怎么努力却都徒劳无功的时候。

是不是该认真想一想,到底是「这个世界错了」还是「自己错了」?

一般人大学里或者工作后开始会进入这重思考,这时候中二期已经结束,身边也有许多优秀/失败的人生经历可供自己反复比较。

但不是每个人的思考都足够深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思考中采取行动。

更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有这样的觉醒,他们觉得自己被同事排挤,都是因为别人是小人;没有得到重用,是自己怀才不遇;和同学/同事/领导关系紧张,是因为他们都是 SB;在感情里一败涂地,是因为女的都爱钱、男的只喜欢美女……

他们很少去想:万一真的是自己错了呢?

他们不敢,因为这会颠覆他们的过去,对许多人而言,更是对以往自我的彻底否定。

事实上!需要的正是这个颠覆,要的就是这个否定,不破如何立?

没有对过去自己的反思和否定,没有对自己一系列遭遇的深入分析、研究、判断,不找几个牛人把自己骂醒,你怎么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你怎么会有改变的动力!

看过我其他答案的人知道,我毕业工作初期其实相当不顺,甚至有过辞职的打算。

后来下定决心留下来后,我开始对自己的过去经历进行深入的反思,特别是为什么自己一再失败、为什么工作里没有信心、为什么感情总是以悲剧结尾……

每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当时租住的小房间里,就开始苦苦思索,分析自己的所有优势劣势,分析身边那些过得如意的人的特质,看各种各样性格分析的书,比如我知道自己容易陷入悲伤,就硬逼着自己远离伤感音乐,不写诗;我发现自己在情绪控制上问题很多,就看很多心理学的书,找认识的大牛交流情绪控制方法,自己也总结经验。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我都在工作中去再进行检验和调整。

那是一个极其痛苦的一个阶段。

但我所获得的却几乎是新生。

其对我工作、人生的巨大影响,至今仍难以估量。

更重要的是,当我习惯于自我改变后,即使后来面临的环境日趋稳定,我仍保持着经常反思、经常总结的习惯。

改变自己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但你走出了自省自觉的第一步,后面的就是惯性了。

因为当你做出改变后,才能体会到那种与众不同的惊喜。

第三重思考,从心所欲的变或不变

对这一重的思考,我自己也只是在摸索中,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参考。

但我却知道,许多在商业、政治、社会活动等领域有非凡成就的人,都处在这一重境界里。(科研除外,那块领域里似乎一根筋更容易出成绩)

他们既不轻易被环境改变,也不刻意改变自身,一切的改变或者不变,都围绕着将要实现的目标而来,顺势而为。

比如邓公,从少年得志到三起三落,这中间他委曲求全也好、重掌大局也罢,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根据环境变化而作相应改变,但你又能明显感到他似乎从未改变,经历了那么多轮起伏,他所坚持的理念、观点,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哪些可以变,哪些不能变。

到了后来的改革开放,他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按理说应该相当保守固执,但他却是不折不扣地改革派,敢于做出许多完全打破常规的决策。

我总不自觉地想起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邓公的评价: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 74 岁,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才是真正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

所以在我看来,所谓的坚持梦想,并不是「坚持」梦想不做任何改变,而应该是为了「实现」梦想就得在许多方面做出改变。

坚持本身并不能实现梦想。

能实现它的只有围绕「梦想」不断调整,采取的更适宜的行动。

这才是真正的千折百回,大志不改。

备案号:YX11ng0DOAz

来自盐选专栏《先人一步:新青年精进指南》

继续阅读下一篇:工作后,你悟出什么职场道理?查看本专栏全部11篇

一、 不要轻信,「有能力的人在哪儿都一样」 这几天老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一篇文章《我在部委这十年》,文章的作者在某部委工作,30 岁不到提副处长,34 岁成了正处长,非常激励人。 晚上和一个中央国家机关的朋友吃饭时,正好聊到,他说:「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她所在的部委是部级架构,但人不多,一个司局十来人,一个处就两三个人,领导职数比人数还多…我不否认她很优秀,但能提拔这么快,更大可能还是因为单位不同。」

编辑于 2021-01-16 06:16

赞同 4.6 万808 条评论收藏喜欢

分享

image.png

张小鸣

跟我一起精进!

许多读者看了我的文章之后,会给我留言。有问如何克服迷茫的,有问怎样自律的,还有问如何改变自己,走出困境的。

比如下面这张截图:

image.png

这位读者的留言很长,大意是说,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工资低,存款少,不知道能干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他深感危机来临,却不能做点什么,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出困境,改变自己。

从这段文字中,能感受到他的焦虑。

我当时跟他说:千万别这么想,很多人是 30 岁以后才开始赚钱的,你还有很多机会。

我猜你会说,「又是飘满油花的鸡汤」!

实际上,我这样回复并不是安慰他,不是给他打鸡血,而是不希望他建立「我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这种思维定式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精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挑战,比如说迷茫、焦虑这样的难题,其实都有办法解决。

真正难的地方在哪?

我想说,真正阻挡你改变的,是你的思维定式。

一旦建立这样的思维定式,那就真的很难改变了。

01

首先解释下,什么叫做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指你看待世界的方法,包括你感知、理解、诠释这个世界的方式,它根植于你的内心深处。最关键的是,它没有对错,只是你做出的一种假设!

只是你做出的一种假设!

只是你做出的一种假设!

只是你做出的一种假设!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你更愿意相信什么。

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你做出「我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的假设,是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存款、一事无成,所以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可事实是这样吗?

不一定,同样的情形,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由于思维定式的不同,他可能就不会这么认为。

说白了,思维定式只是表明你更愿意相信什么。

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02

这点非常重要,大部分人根本没意识到思维定式是一种假设,他们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就是真相。

比如,很多人在人生中遭遇一些挫折,觉得自己搞不定,怎么做都没用,于是选择逃避,他们的思维定式是这样的:

image.png

这种思维定式认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受外界因素影响,一受刺激就产生相应的回应。因为挫折是令人痛苦的,无法克服的,所以我要逃避。

这种现象常见吗?

非常普遍,就在我们周围。

比如开篇的截图,留言的这位读者觉得自己 25 岁了还一事无成,觉得自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

再比如说,你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每天做着繁杂琐碎的事,领着四五千块钱的工资,毕业到现在,银行卡上的存款从没超过 4 位数。看着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不断增加的年龄,你没信心了,也不想再努力,反正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些都是上面这种思维定式,又叫做消极被动的模式。

这种思维定式困住了你的思维和行为,你不会想着改变,也不会想着解决问题,因为你相信「再努力也没用」,何必浪费精力呢。

看到这,你应该知道思维定式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很多时候,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但它切切实实在控制你。

03

那有没有应对的方法呢?

当然有。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斯蒂芬·柯维说到,人类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想象力、良知四种天赋,在应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

比如说遇到挫折,我们可以选择回应挫折的方式。

image.png

面对挫折,多数人选择逃避,但有些人选择迎难而上,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消极被动的人,总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影响,外界环境良好,他们就积极向上,外界环境恶化(遭遇挫折),他们就消极悲观。

积极主动的人并不是说不受外界影响,只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对外界、心理、社会的回应方式。

小罗斯福的夫人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说的就是人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

因此,当你说难以改变的时候,就要小心了,你已经选择了消极被动的模式,这会限制你的思维和行为,让你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04

很多同学说,我也想变得积极主动啊,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讲真,这又不是做计算题,错了直接改正过来就行。

转变思维定式,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需要刻意练习。

因为人的思维定式,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在你的经历、背景、环境这些因素下慢慢形成的。要改变这样一个跟随在你身边几十年的事物,谈何容易。

所以,我们开头就说了,最难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

那有没有办法呢?当然有。

很多案例都证明,当人遭遇重大挫折时,原有的价值体系会破碎,新的价值体系会重构,重构的过程,就是重塑你的思维定式。

比如存在主义之父维克多·弗兰克,在集中营时,每天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是他发现了自我意识的价值,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从而面对现实,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回应。

比如我有个朋友之前游手好闲,啥事不干,后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走出阴影后,他整个人都脱胎换骨,开始变得勤奋上进。

不过,这绝对不是我推荐给大家的方法,开玩笑,谁愿意遭受重大挫折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说,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可以直接控制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和自身的行为有关,比如你可以自由选择面对挫折的方式,是主动还是被动;你可以选择整天游手好闲,还是给自己设立目标,追求梦想;业余时间,你可以选择看剧玩游戏,也可以选择读书、学习、运动。

这些事情,都可以由你自己掌控。

第二,间接控制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与别人的行为有关,我们可以施加影响力来解决。

比如人际交往中,你和朋友、伴侣怄气时,你可以选择真诚、温和的处理方式,对方也可能后退一步,皆大欢喜。

第三,无法控制的问题。

这类问题,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比如你无法改变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出身,你无法否认你是普通人的事实。

对于第一类、第二类问题,都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对于第三类,虽然无法掌控,但你可以选择积极主动的方式回应。

05

那么,具体到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

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不要太丧。

平时多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每天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这个世界没你想的那么糟糕,不要有那么多悲观消极的想法。

情绪消极低落的时候,可以看一些励志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等,也可以听一些能给你带来力量的音乐,这些方法都能把你从消极情绪的泥潭里拉出来。

当你脑袋里产生了积极的想法,自然会采取积极的行动,你的人生也会一点点发生改变。

和你分享下我的经历。

刚毕业那两年,由于我频繁跳槽,每次换工作都是从零开始,没有积累什么优势。稍微需要一些工作经验的岗位根本应聘不上,只能和应届生抢饭碗,那段时间我过的很丧。

假如,我还是保持这样的思维定式,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努力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每天只是刷剧、看小说,玩游戏,不会想着去学习、转行,那么,可以肯定,除了年龄的增长,我不会有任何变化。

事实是,现在的我和以前完全是两类人了,因为现在的思维定式不一样。

希望大家不要认为这是鸡汤而选择忽略,一个过得很丧的人,很难有精彩的人生。

第二,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

除了要避免自己丧,你还要远离那些很丧的人。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在一个「很丧」的环境下,你的心智模式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关于能量做过大量的案例,他说「能量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思议的,当正能量的人出现时,他的磁场会带动万事万物变得有秩序和美好;当一个人充满负能量,伤害的不仅是自己,也让周围磁场变得紊乱和糟糕。

所以,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负能量朋友,请一定远离他,去一个听不到他声音的地方。

当然,如果你身边有积极上进的朋友,那么就向他靠近,共同进步吧。

总之,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让自己每天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式。

这是你开始改变的前提。

06

写在最后。

坦白说,思维定式这个东西听起来挺虚的,很容易被定义为「鸡汤」,听起来就感觉不靠谱。而且,改变的过程也挺难,但它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你的思维和行为。

所以,无论你现在过得多糟糕,遇到多大的困境,我都希望你选择积极的回应方式。

也许对你来说,这是脱胎换骨的契机。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个我看过很多遍的视频,内容是王德顺的励志演讲[1]

2015 年,79 岁的王德顺,身穿花绿棉袄在 T 台上走秀,惊艳全场,一夜爆红。很多人被王德顺的魄力所折服,羡慕他有这样的人生。

可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天,他足足准备了 60 年。

24 岁当话剧演员,44 岁开始学英语,49 岁开创了造型哑剧,并成为一名老北漂,一切从零开始,50 岁进入健身房健身,57 岁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的艺术形式——活雕塑,70 岁开始练腹肌,80 多岁了,他还在奋斗的路上······

这个视频我不记得看了多少遍,每次当自己受挫,快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来看。

视频中有句话特别有力量:

相信我,人的潜能是能够挖掘的,当你说太晚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够阻止你成功……

作为一个 80 多岁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但他却选择了另一种人生,更热烈的绽放。

王德顺用一句话总结了思维定式: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

以上,共勉。

备案号:YX115RY5mx4

参考

  1. ^建议配合视频食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x411z7nN?from=search&seid=7680532972832850099

来自盐选专栏《高效学习:普通人的自我提升指南》

继续阅读下一篇:为什么你总是听不进那些对你有用的建议?查看本专栏全部13篇

我想你应该有过类似的经历:身边经常有人会给你一些人生建议,比如说,希望你好好读书,进入一个好学校;希望你多花点时间学习,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多赚点钱。 但你根本听不进去,只想过得开心、舒服一些,不想那么累。 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在我 20 来岁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劝我业余时间多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而我当时的反应也和多数人一样,不以为意。 还有些人逆反心理比较重,对那些劝自己学习的人,总觉得不是

编辑于 2020-07-20 04:33

赞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12 人已赞赏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赞同 1.6 万293 条评论收藏喜欢

分享

image.png

盐选成长计划

盐选专栏名:《认知颠覆: 4 大狠招,重塑惯性思维》

作者:@程驿 BAT 大厂特邀培训师

既然改变自我如此痛苦,那不如直接拥有一种没有自我的特质,这就可以让改变变得非常轻松了。 这就是无我的境界。

01 工作的状态

工作时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一般人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工作,其实分为苦作、劳作和精作三种状态。

什么是苦作呢?就是被迫去做自己的工作,自己会感觉很痛苦。

比如,在工地上扛两百斤的砖头,谁愿意做呢?这就很苦;你在周五马上准备打卡下班,晚上挺期待一个朋友的小聚会,结果上级突然让你加班做一份 PPT,非常紧急,你不得不做,这就很苦。

什么是劳作呢?这是多数人的工作状态,反正上级布置什么任务就做什么任务,每天用自己的时间换回报酬。

什么是精作呢?就是你能把所做之事打磨成一件作品或一种产品。

比如还是做 PPT,你潜心钻研 PPT 教程,学习排版和配色,最终做出的 PPT 很可能就是一件作品。

又如,同样都是整理家务,藤麻理惠能发明出一套整理术,写出《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而多数人却在做家务这件事上感觉身心俱疲。

能够做到静心打磨自己工作的人,其实是非常稀少的。

因为这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极限。普通人对于这种改变可能连 5 分钟都坚持不了,更不用说日复一日地自我破坏性改变。

既然改变自我如此痛苦,那不如直接拥有一种没有自我的特质,这就可以让改变变得非常轻松了。

这就是无我的境界。

02 什么是无我

我们普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形状,才会经常对别人评头论足,也会在乎别人的评价,才会坚持自我、不愿改变。

真正的高手,就像盐粒那样,你看不见他,他却无处不在。他没有自我的形状,没有自我的感受,所以也不去和别人比较,也不会计较自我得失。所以他才能无坚不摧,我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觉悟者。

放在精作这里就非常好理解了,如果一个人非常专注于产品本身,以至于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感受和外界的评价,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多半属于上乘之作。

比如,稻盛和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京瓷(他创办的公司)从来不关心我们是否拿得第一,因为这就意味着和别人比较。真正伟大的产品根本不需要和人比较,而是要做到极致。

当然乔布斯也是无我哲学的虔诚修行者,在他的《乔布斯传》里曾透露出,一个伟大的产品经理,多半是处于无我状态的。因为这需要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但又不会被用户所绑架。只有这种极致自由的灵魂,才可能设计出最伟大的产品。

我尝试从心理学、进化学和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无我这种境界,核心就是,你的「自我」,根本不存在。

03 身体不是「我们」的

你的身体至少被三拨「匪徒」绑架,他们分别是基因(gene)、模因(meme)以及各种微生物(microorganism)。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复制,即不断地让自己繁衍。它们控制并利用人类这个载体,极大地左右了我们的行为。只是三拨匪徒控制的方式各不相同。

(1)基因的复制方式主要是通过遗传,所以生育后代这件事就是基因的头等大事。牛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道金斯把它们称为「自私的基因」,在人类繁衍后代这件事上,它们真是费尽心思,甚至不惜以牺牲人类身体作为代价。

比如,有一种老年疾病,叫作亨廷顿舞蹈症,患这种疾病的人,手和脚会不受控制地舞动,就像在跳舞一样。

这是因为基因序列里有一个突变的基因,它会产生一种持续损害人体运动和认知系统的蛋白。

这种蛋白对人体的损害很大,但是它能够在妇女生小孩的时候提高她们的免疫力,使得生出来的小孩不易夭折。

(2)模因(也译为觅母),它的复制方式是信息扩散,所以也叫文化基因,是我们的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单元。

比如,拉肚子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建立在现代科学上的模因;而身体不舒服是中邪了,这就是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模因。

很多模因的传播可以传承数千年,《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品格;但是有些却逐渐被社会淘汰,如「女子的三从四德」「裹足」等就基本消失了。

卡尔·荣格提出的集体意识大致也与这个概念类同。说白了,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社会属性的传承。你,只是传承中的一个工具。

(3)微生物的复制手段主要是物理手段,即在你身体里不断繁衍生息,即使你死亡了,它们也会逃出体外,寻找下一个宿主。

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深远的影响,你的性格、情绪、体形都有可能受微生物影响。

比如,肠道内的 4-EPS 分子(一种胞外聚合物),与小孩患自闭症有很大关系。

又如,体内如果含有 TLR5(Toll 样受体)这种微生物分子,你就会经常产生饥饿感,从而吃得过饱,以致身体肥胖。

所以,我们很难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控制,如你看到一块极致美味的巧克力,你能控制自己不去吃吗?因为基因需要你吃下去。而抽烟的人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去抽烟吗?这是菌群导致的行为。

你连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办法控制,哪里还是自己呢?

04 感受和想法不是「我们」的

我们的身体感受也同样如此,本质上就是一些神经电信号,但我们自己总喜欢赋予它们一些内涵。实际上,这些内涵多数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象征无我的第二个方面,即感受和想法不是我们自己的。

为什么想法和感受都是空的?举一个例子:

周末你去逛美术馆,在第一间展览室里挂着一幅画,画上只是一片红色。你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阅读了标题「观看红海,公元 215 年」。

然后在下一间展览室里,你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挂着同一幅画!不过这幅画的标题是「敦刻尔克的心情,1870 年」。

最后在另一个角落,你居然找到了第三幅同样的画,它的标题是「莫斯科红场,1975 年」。

这三幅红色的画,是 20 世纪初美国艺术心理学家丹托在一家美术馆做的一次心理实验。实验结果是,80% 的人都坚信自己看到了红海、敦刻尔克和红场。实际上,这三幅画都是波长在 625~740 纳米(红色)的一种可见光而已。

这说明,人们总是习惯为事物赋予一个内涵(essence),也总是希望用这种内涵去进行想象。

比如,在迪卡侬超市内售卖的足球可能只值 10 美元,但罗伯特·巴乔在 1994 年世界杯点球大战的最后一轮射飞的那个足球,被一个阿根廷球迷捡到后,竟然被拍卖至 6 万美元。

又如,一枚结婚戒指,本来它只是一枚戒指而已,但这枚结婚戒指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它对你来说就意义重大了,绝对是同样的新戒指比不了的。

一幅名画是真迹,人们就觉得特别好;如果这幅画是高仿的,哪怕仿制得再好,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多数时候,这些内涵只是源于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惯性。这就像你掉入水中,但是你的形状像一根针,有自己的高低、长短、质地,那你就没有办法融入周围。你总是以自己的高低去评判别人,总是用自己的长短去衡量事物,总是用自己的过去揣摩未来。

这样就大大抑制了我们的自我发展,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

厉害的人从不往自己身上贴标签,因为贴上标签会大大抑制自己的发展。

05 意识不是「我们」的

我们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呢?这是一个被辩驳千年的哲学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学模块论的说法,你的身体里其实住着很多个自我,你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比如,你想买一辆车,脑子里面就会有很多声音同时出现,「这车的外观太好看了」「但是空间太小不实用」「不知道网上的评价如何」「朋友看到会不会觉得这车不符合我的气质」……

通常来说,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具有双重性格。2013 年,进化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维西斯写了《理性动物》一书,书中提到其实人的大脑至少有七种思想模块(如图 1-13 所示),它们分别是:

image.png

避免疾病:你天生就喜欢干净舒适的环境,肮脏的东西会让你恶心。

自我防御:看到狮子或演讲这些令人恐惧的东西,你会紧张并逃跑。

求偶模块:看到漂亮的女生就忍不住想表现自己。

同性竞争:如果你去参加女朋友的同学聚会,就会止不住和她的男同学产生竞争心理。

群体认同:渴望加入班上某几个人所组成的小团体。

基因关联:对有血缘和基因关联的长辈或兄弟姐妹有着天然的关爱心理。

社会地位:追求职位和金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然界最纠结的动物。我们每次做决策的时候,就像地球上哪天发生了什么大事(比如外星人来了),然后联合国召开会议,七大洲(人脑七大模块)相互吵闹得不行,乱成了一锅粥,结果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可能只是相当于联合国发言人这样的角色,等七大洲吵完了,比如这次大洋洲获胜了,联合国发言人就站出来总结陈词了(这相当于《未来简史》中的「叙事自我」的概念)。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大脑神经学更是从大量实验的角度证明了自由意志是个伪概念。

德国神经学家汉斯·科恩休伯和吕德尔·德克发现大脑里准备电位(bereitschaftspotential)的现象,大致是指,大脑在人体的意识之前就已经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

比如,你在课堂上举手,简单来说应该有三个动作,如图 1-14:

image.png

A.举手这个行为,也就是手举起来这一刻。

B.大脑产生举手的想法,比 A 早 200 毫秒左右。

C.大脑举手前准备电位激活,比 B 早 300 毫秒左右。

换句话说,当大脑产生一个举手的准备电位之后,需要再过大约 300 毫秒,大脑才会产生想举手这个想法。

那么,我们的想法并没有直接决定动作,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借用了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把人的自我分为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和叙事自我(narrating self)。我们所谓的理性,也就是叙事自我这一部分,很多时候只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并找出自己行动的合理理由。

借用《黑客帝国》里的一句话:「其实你已经做了选择,只不过你在试图理解这个选择背后的原因。」说的也是同样的机制。

但是,随着更多实验的进行,「自由意志是一场幻影」这种说法越来越受到神经学家们的认同。

06 结语

上个星期,父亲检查出胃上有一块息肉,透过胃镜拍摄的照片让人触目惊心。医生告知一定不能再让父亲抽烟、喝酒了。

但父亲有几十年的烟龄,每天吃饭也有喝二两白酒的习惯。

在让他彻底戒烟、戒酒时,他感觉非常无奈:「这几十年的习惯,怎么可能说戒就戒呢?」

其实我想表达,这些哪里是你的习惯,只是你身体内的那些各种贪图享乐的基因和微生物的习惯。

无法做出改变,只是因为放不下我们这个虚假的自我而已。

「无我」两个字经常被人误解为我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不够准确,因为「我不存在」的英文表达是 no-self,而正确的英文表达其实是 not-self(不是我)。

备案号:YX11ow1qw2Q

来自盐选专栏《认知颠覆: 4 大狠招,重塑惯性思维》

继续阅读下一篇:你要如何找寻人生的意义查看本专栏全部42篇

01 成长需要反馈 你认为获得成就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呢? 正常人的一般反应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坚持几年,或者几十年。 比如,每天健身一个小时,坚持 5 年,你很可能会获得梦想的体魄,因此成为健身专家,拥有大批粉丝,有可能因此获得财务自由。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1 万小时定律」,更是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 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难以坚持呢?也许我们

发布于 2020-08-25 16:03

赞同 117819 条评论收藏喜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