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哪些全军覆没的部队?

·

简介:壹·留下的红军变成了游击队要聊新四军,就得从长征前说起。看看当时留下的是一些什么人,就大体上明白了。主力部队全部带走了,一共剩下了16000人左右,其中有2000多是重伤员,根本无法跟随大部队突围,带着都是累赘。其他的那些大多数是拿着大刀梭镖的非主力部队,你让这些人去对抗跟老蒋几十万带着飞机大炮机枪的部队?而看看留下的那几个大佬们,就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最后只有少数人突围跑了出去...

image.png

历史环游记

已关注

盐选专栏名:《忆峥嵘岁月:近当代中国军人的抉择与战术》

作者:@猫老板锐视角 军事内容创作者

我给大家讲讲新四军的番号是怎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的。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围剿了十余年的红军一下子成为了南京政府的合法军队,老蒋给了番号:

  • 在北方的几万红军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就是咱们说的八路军;

  • 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的游击队则整编成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我党在和国民党合作抗日的八年中,自己控制的军队就这两支,区分很简单,北方的是八路军,南方的是新四军。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新四军的存在感不那么大,好像除了「皖南事变」耳闻能详之外,我们对新四军的认知非常模糊。完全不像八路军那样,什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出镜率相当高。

同样都是我党领导下的军队,区别为什么这么大?

今天咱们就聊聊新四军前前后后的那些事。

壹·留下的红军变成了游击队

要聊新四军,就得从长征前说起。

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在中央苏区待不下去了,打算转移到湘西去找贺龙的红二军团,重新开辟新的根据地。但是大部队要撤前,苏区并未完全沦陷,需要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战斗,以便大部队顺利转移。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为了过段时间打回来做准备,这个理由也就是听听,没法明说。

看看当时留下的是一些什么人,就大体上明白了。

主力部队全部带走了,一共剩下了 16000 人左右,其中有 2000 多是重伤员,根本无法跟随大部队突围,带着都是累赘。其他的那些大多数是拿着大刀梭镖的非主力部队,你让这些人去对抗跟老蒋几十万带着飞机大炮机枪的部队?

而看看留下的那几个大佬们,就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毅是腿负伤走不了路,而项英、瞿秋白、何叔衡、贺昌等人,是跟博古和李德有过意见冲突合不来的。也就是说,当时被留下的这些人,面对的是一个自杀式任务。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最后只有少数人突围跑了出去,其中就包括项英和陈毅,还有日后威震中原打的国军叫苦不迭的粟裕。

粟裕留下的情况不太一样,他是红七军团的参谋长,当时为了扰乱国民党军的部署,率队北上拓展,错过了跟随大部队长征的机会。

革命就是这样,为了全局,牺牲局部,也是可以理解的。

领导人不是也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嘛。

只是博古和李德出于个人喜好,把自己不喜欢的同志排除在长征名单范围之外,确实有点不地道。

需要多说一句,当时领导人也是被留下的。领导人和博古、李德的矛盾都是众所周知的。

只不过很多人不同意,周恩来出面反复协调,领导人才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不然,历史又将是另外一个走向了。

苏区剩下的近 3 万人,最后只有 1400 多人突围了出去。

由此开始,留在南方的红军们,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生涯。

他们和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的联系断绝,没有根据地、没有物资、没有援助,而且是在国民党的统治区内活动,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生存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躲过围剿和搜索。

陈毅当时写的一组《赣南游击词》很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困苦情形。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在这种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绝境面前,南方 8 省的游击队足足坚持了三年。这些游击队员们,就是新四军的前身。

贰·新四军的成立

1936 年的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并没有达成对红军改编的协定。

但是到 1937 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陕北红军已经有了几万人的规模,蒋介石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已经不可能考虑剿灭了,这时候如果再去打红军,得被全国人民的唾沫星子淹死。

于是,西安事变之后谈谈停停的国共谈判一下子有了突破,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陕西红军变成成了国民政府革命军第八军。

但是还在南方打游击的那部分人怎么办?

南方 8 省的这些游击队,这几年一直坚持在深山老林打游击,没有通信设备,早已和中央失去了联系。尽管如此,我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抛下这些当年留守苏区的同志们。

尽管蒋介石开始没有改编这部分人的想法,但是在我党的坚持之下,作为谈判的条件之一,最终同意了把南方游击队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至于新编第四军这个番号倒是有一番来历。

这个番号是叶挺跟老蒋建议的,最终得到了国共双方的认可。

蒋介石认可「新四军」,是因为当年他任总司令进行北伐的时候,北伐军里面有一个第四军。

而领导人对「新四军」这个番号的认可,则是因为他创建红军时的第一个军就叫红四军。

于是,南方游击队集结之后的番号就这样在两党的认可之下定了下来。

这儿说到叶挺了,那就顺便聊聊这位新四军史上最憋屈的军长。

叶挺的资历够深,南昌起义时主力部队就有叶挺的 5 个团,后来的「红军之父」朱元帅当时还是南昌的公安局长,手里也就几百号人,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叶挺和贺龙他们。

但是朱元帅最大的功劳就是把残兵收集起来带到了井冈山,为革命保留了火种,这在当时的兵败的情况下是相当不容易的。

叶挺是个牛人,当年北伐时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有「北伐名将」之美誉。后来在南昌起义中任前敌总指挥,作用巨大,因此成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但是后来做了一件糊涂事。

1928 年去苏联汇报情况的时候,由于王明、李立三等人对叶挺无端指责,把广州起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他一个人,加上对党内一些问题也看不惯,而选择了退党。这次脱党事件,也严重影响了他后来在新四军中的地位和工作开展。

新四军组建时,关于军长的人选问题国共又干了起来。

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必须是由国民政府派人担任。这样的方案我党当然不同意。

军长人选牵扯到后续新四军是姓国还是姓共的控制权问题,延安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让步。

但是蒋介石也绝不同意由我党指派军长,这个事就陷入了僵局。

之前在澳门隐居的叶挺因国内抗战爆发已回国,希望为国效力。蒋介石对自己这个曾经的部下很是欣赏,于是决定指派叶挺担任新四军的军长,并在未和中共确认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布了委任状。这让中共很是恼火。

但是叶挺毕竟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我党人员,在中共上层有一定的人缘,而且后来又应领导人之邀去了一趟延安,在延安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这让叶挺非常感动,也向延安保证日后新四军的军权交由中共控制。

由此,经过国共双方的互相协商让步,最终军长一职由国民政府指定的叶挺担任,副军长由中共方面指定的项英担任。

归根结底,国共双方都想夺得这支军队的控制权。这也导致了日后皖南的悲剧。

叁·项英的两个问题

先聊聊叶挺和项英这两个人的关系。这两个人就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完全就是不对付。

项英这个人资格很老,早期是搞工人运动的,后来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很高,当时被外界称为和领导人、朱德并列的苏区三大领军人物。

项英就是典型的和士兵打成一片的「土包子」类型,对外表不讲究,理个大光头,说话大大咧咧。天天和士兵一起端个大碗蹲地上吃饭,非常平易近人,很受士兵的爱戴。

叶挺则完全不一样,他对外表和生活极其讲究,就是现在说的那种很小资的一个人。

叶挺是正规军校出身,整天穿一身将军服,戴着白手套,活脱脱就是一个普鲁士贵族军官的形象,和新四军这帮刚从大山里面钻出来的「土包子」完全是两种概念。而且他在国外居住多年,喜欢摄影,对食物也比较讲究,跟新四军战士根本就格格不入。

咱们肯定就看出来了,项英和叶挺两个人指定是谁也看不上谁,要想让两个完全不搭的人成为朋友,那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但是导致他们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并非个人性格以及生活爱好的不同,而是理念和思想认识,特别是对军队控制权的矛盾。

前面我们讲过,新四军成立之初,本身就是从 8 省 15 区的游击队临时集结起来的,这和一直在党领导下的陕西红军有很大不同。这些游击队和党中央早就失去联络多年,在残酷的环境下,很多游击队实际上跟土匪差不多了,对党的很多方针政策的变化都不理解。

所以呢,像这样一支并非完全由中共控制、国共两党都想取得控制权的队伍,对于担任正副军长的叶挺和项英两个人来说,就很尴尬了。而最尴尬的一个人则是叶挺,为什么?他是光杆司令一个,而像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人,那妥妥都是我党的人啊。

这还怎么玩?本来叶挺就是党外人士,新四军这些领导人甚至包括中央都不是对他很信任,也就是说没有拿他当自己人。尽管叶挺上任之前去了延安一趟并且相谈甚欢,但是毕竟隔着那么一层窗户纸,差那么一点事。加上叶挺在生活习惯上与大家的格格不入,所以叶挺在新四军中,反而成了客人一样,大家都对他彬彬有礼,但是很难跟其他人打成一片。

叶挺是北伐名将,跟国军上层比如顾祝同等人都很熟,还能直接和蒋介石搭上话,这是一个双刃刀。

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关系为新四军争取利益,比如武器、物资之类的,叶挺利用自己的人脉,确实为新四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和国民党的亲密关系,更加导致了我党同志对他的不信任感。

因此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建军初期,中央发给新四军部的一些电报,大多都是发给项英,指名发给叶挺的很少。但是有些内容需要作为军长的叶挺知道,如果直接把原件给叶挺看,上面没有叶挺的名字,这会让敏感的叶挺感到难堪;如果直接由项英口头转述,更加增加了叶挺是个外人的感觉。不过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前期,后期中央也发现了问题所在,慢慢有了改观。

中央发现了什么问题?那就是项英对中央指示的执行问题,以及项英无法调节跟叶挺关系的问题。

由于两人的关系问题,导致在一些决策方面影响了新四军的正常发展。比如说在商议一件事的时候,一般都是项英和张云逸等人商议完,然后派一个参谋去通知叶挺,说军长那啥关于那个什么事,副军长和参谋长刚才商议了,来请示一下您的意见,这样做行不行?啊,你要考虑一下?不用考虑了,那啥小分队已经出发了,要不这次就这样定了吧……

这还怎么玩?

叶挺的愤怒可想而知,但是又不好直接闹翻。

咱们如果把自己代入当时的叶挺,估计能体会到叶挺那种既愤怒又无奈的心情。

所以后来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囚禁时,他写下了「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的悲叹,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再一个项英的问题就是路线执行问题。

国共共同抗日后,王明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方针,简单理解就是一切都听国民政府指挥安排。这自然和领导人的理念是完全不合的。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正确,你也不能说这个方针不对。当时认为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中共高层不在少数,领导人还一度成了少数派。

但领导人早就看明白了,如果真的这样干,按照老蒋的一贯手法,肯定是把中共军队安排到第一线去跟日军硬拼,就中共那点军队,没几天就拼没了。

最终中央还是统一了思想,那就是在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坚持中共的独立自主。这样一来,灵活性就大了。

结果是啥?八路军在北方没几年由 4 万人发展到了 30 多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四军 1937 年 10 月成立时 1 万人左右,到 1941 年皖南事变时,则只有 2.5 万人,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发展。

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不能否认地域的影响,新四军所在地还没有完全沦陷,有国民党军队驻扎,发展有困难可以理解,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项英坚持王明路线,以服从统一战线为荣,对中央指示的东进北上的方针以种种理由推脱。

这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后,没几年时间就发展到了十万多人,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

当时为了新四军的正常发展,周恩来曾多次设法协调项英和叶挺的关系,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共图发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两个人你谁也不能换掉。

叶挺不用说了,北伐名将,当时在国内有巨大的声誉,况且是国民政府指派的,如果把叶挺换掉,那很可能引起国民政府的强烈反应和舆论压力,破坏统一战线的大帽子就压到中共头上了。

项英更不用说。资格老得不得了不说,当时组建新四军的时候,是项英凭着自己在南方游击队中的巨大声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南方 8 省的游击队整合到了皖南,是新四军建军的最大功臣。

顺便说一句,当时南方的游击队都在深山老林里坚持战斗,缺吃少穿没有任何外援不说,更和中央失去了联系,基本就是自己说了算,各自为战,对中央的组织变化和政策方针的变化一无所知。

当时把这些人聚集到一起,跟他们说以后和国民党是一家人了,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很多人根本思想就转不过弯来。

所以项英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人整合到一起,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成绩,因此他也被称为「新四军的灵魂」。

但是到了 1940 年,中央实在看不下去了,下了决心要把项英调回延安,让叶挺掌握实权在南方好好发展。但是项英还是左右推脱,后来由于蒋介石也不同意项英去延安,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皖南事变的惨剧发生。

肆·国共摩擦不断

咱们一直说十四年抗战,但是实际上真正打得激烈的就 1937 年和 1938 年这两年,1939 年之后日本人就慢慢消停了。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石油不足,一个是兵员不足。

日本军队是机械化部队,什么汽车坦克都是需要石油的,更不用说海军那些吃油的祖宗了。而日本本身不产石油,本来寻思着中国地大物博,废了老大劲攻下了半个中国,到处勘探石油,却悲剧地发现:我 X,中国竟然也没有石油!

当时日本的石油 80% 是从美国买过来的,后来慢慢地也把外汇耗的差不多了,就想跟美国商议能不能延长一下账期。美国那帮子资本家也不是傻子,一看日本也是没钱了,就没同意。加上后来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石油一下子成了日军最紧缺的东西。

所以后来日本人挺不住了,没办法就铤而走险去搞了美国的珍珠港,结果把自己搞死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没石油怎么办?那就节约着用吧。所以大战役没有了不说,日军基本上就龟缩在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出去溜达就得费油不是?

再一个原因就是兵力问题。话说日本侵华投入了 100 万兵力,一听哇这么多,但是架不住中国地方大啊。这一百万人平均到所有的沦陷区,那就跟在河里撒了一把沙子差不多意思,很快就没影了。

所以到了 1939 年的时候,日军除了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是打不动了,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

于是竟然出现了奇特的和平共处现象。铁路周围的城市是日军占着,离铁路远的城市是国军占着,而农村的广阔天地,则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活动。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耗上了。

据说最后驻防的两家部队的士兵还有的成了朋友,没事递个烟聊聊天什么的。

在抗战中有一个诡异的事不得不提一下。

事实上从 1938 年下半年以后,日本曾经和蒋介石政府关于停战谈判了三次。

原因就是日本也知道想完全占领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而老蒋也知道硬刚是刚不过日本人的,所以双方都有停战的意愿。

但最终因为条件问题没有谈成。

老蒋的意思是让日本人回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但是日本人不同意,心想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死了那么多的人,好不容易占领了这么多地方,你再让我回到起跑线,你不当我是个大傻子么。

言归正传。当时在东部沦陷区,有四支武装力量在纠缠:日伪军、国民党政府军、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地方抗日武装是国军和新四军都想争取的力量,不属于两党统辖只求自保,但是国军和新四军的矛盾却日渐突出。

当时蒋介石为了防止中共军队的扩张,特意给中共军队划出了规定的防区,而这块防区三面环绕国军,另一边是江对面的日军。老蒋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把新四军牢牢地摁在这儿别乱跑。

这和我党的方针就相违背了嘛,原因你懂的。于是没事就到处溜达,看哪儿好就占下来不走了。看地图就很明白了,国军防区到处都是新四军的支队,搞得国军是苦不堪言。

红色是新四军,绿色是国军,黑色是日伪军,各方势力乱成一团 。

多说一句,新四军当时面对的形势确实是很不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八路军在北方,大部分国土都是沦陷区,国军都跑了,所以八路军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根据地,老蒋有意见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我是在打日本鬼子嘛,抗日难道不对吗?

但新四军就不一样了,三面环绕的都是国军,你从国军手里面抢地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这样一来,老蒋就不干了,就开始准备对付新四军了。

当时苏北那一带是江苏省长韩德勤的国军驻防。

陈毅和粟裕不是提前北上了嘛,在苏北建立了根据地,这就相当于是抢了国民党的地盘。双方打了一顿嘴仗,谁也不让步,最终升级成了一场大战,这就是「黄桥战役」。当时韩德勤的 89 军战斗力不行,让新四军给消灭了 1 万多人。

事后国共双方互发电报谴责,反正是各说各的理,都想占据舆论制高点。

我党就说,你们破坏统一战线,无故跟友军开火。

国民党就说,你们跑出了自己防区,严重违反规定。

我党就说,我们没事溜达溜达看看打几个日本鬼子咋的?

国民党就说,你打日本鬼子不去江北溜达到我家门口是几个意思?

反正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次事件属于事情小影响大,国共摩擦不断,基本上处于马上准备撕破脸的架势了。

伍·皖南事变的发生

1940 年 8 月,彭元帅带着八路军发动了针对日军的「百团大战」,参战兵力达到了 105 个团。

蒋介石对战绩并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啥?

娘希匹,八路军整编的时候不是只有 12 个团吗,什么时候变成 100 多个团了?

于是,对中共军队的压制,成了老蒋火烧眉毛的事。

百团大战的事,后来在彭元帅挨整时也被翻出来,说搞那么大的阵势,暴露实力,引来日军和国军的围剿。有一说一,这么讲也有一定的道理。

对此,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给蒋介石出了一招。

1940 年 10 月 19 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八路军的朱德、彭德怀,新四军的叶挺发电,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 50 万的兵力削减至 10 万人。

中共直接懵得一逼,我擦,老蒋脑子坏了?我没白没黑好不容易攒了这么点家底,你怎么能提出我根本不可能同意的二百五命令?

人家老蒋要的就是你的不同意。

1940 年 12 月 9 日,蒋介石直接发布命令:一、长江以南的新四军于 12 月 31 日前开赴至长江以北;二、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 1941 年 1 月 30 日前开赴黄河以北。

第二条命令中共连想都没想,直接无视。

八路军的根据地都是在敌占区,给老蒋 10 个胆子他也不敢跑到沦陷区来剿共。

但是第一条就有点纠结了。

新四军军部孤悬皖南,四面八方全是国民党的军队,如果到时候不走,蒋介石直接以反叛的名义进行剿灭,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实际上,对于新四军四面皆敌的处境,领导人早就发现有问题了。

早在 1940 年 1 月、3 月和 4 月,中央连续发电报给项英,要求尽快将军部移至苏南和江北,这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易于今后发展的。

到了 5 月,已经在苏南的陈毅和粟裕也向项英发电,建议尽早转移到江北。

但是奇怪的是,项英对此的反应非常消极,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是不想离开皖南。

后来国民党提出要求北上的命令后,延安方面心急如焚,连续发电要求项英带军部过江,但是项英依然是各种推脱,甚至到了公然对抗中央命令的地步。

直到 12 月 26 日,毛泽东忍无可忍,措辞严厉地给项英发电:

中央还在一年以前即将方针给了你们,即向北、向敌后发展,你们却始终借故不执行。

……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的。

……

究竟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面对如此严厉的催促,项英还是拖拖拉拉,直到过了国共两党约定的期限 12 月底依然没有行动,直到 1941 年 1 月 4 日才开始移动。

咱们来揣测一下项英为何不愿意走的原因吧。

因为项英和叶挺的矛盾导致新四军发展受限,中央早已决定把项英调回延安,让叶挺在新四军大展拳脚。

当时不是没走成么,项英估计是考虑如果到了江北安全之后,大概率要把自己调回延安,他在新四军呼风唤雨惯了,估计是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

以上纯属猜测,是否是这么个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根据项英的对率军北上的种种拖延和不情愿,确实是非常不可理解。

不管怎么样,他的这种做法,把新四军 9000 多人推向了灭顶之灾。

当时新四军军部驻扎地是云岭。

去江北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中央建议的东线,第二条是蒋介石指定的北线。

东线是从军部出发往东走,经马头镇、孙家埠等地,然后往北,经苏南北渡过江。

这条线路稍远一些,但是这是新四军军部到苏南的我军交通线,沿途设有兵站,群众基础比较好。

而且这是叶挺和三战区协商好的一条路线,所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最安全的一条路线。

东线是最安全的一条渡江线路。

北线则是蒋介石指定的,从军部出发往北走,经铜陵、繁昌之间北渡。

这是路线的优势就是近,部队从云岭出发,第二天就可以过江。

但是缺点是危险性高,因为江对面是日军防区,过江之后免不了需要和日军干一仗。

所以说老蒋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眼,想让日本人把新四军给吃掉。

北线近但是危险,是蒋介石指定的路线。

为了尽可能安全转移,新四军参谋处早在几个月就开始派人对这两条路线进行侦查,并拟出了具体行动计划,标绘了行军路线图。

即使是对新四军不利的北线,也做好了侦查和动员工作,在长江南岸提前控制了 12 个渡口,征集了 200 余艘渡船,随时准备渡江。

叶挺的意见是力主走东线,也是他和三战区协商好的一条路线,相对要安全许多,而且也是延安方面建议的路线。

第二选择则是走蒋介石指定的北线,风险大一些,但也不是未尝不可。

然后,奇葩且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新四军准备转移了,项英却断然否定了这两条路线,而是选择走南线!

大家看看下面的地图就明白项英选择的路线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项英制定的南线,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包括叶挺也无奈执行了。

所有人都当场傻眼,无言以对。

这条路线相当于南辕北辙,要多绕很多的路不说,往南走都是国民党的核心防区,新四军孤军深入,很容易就能被国军就地消灭,而且还无话可说。

因为你没有按照指定的路线走不说,还跑到我们的防区来了,这不是叛乱这是什么?

蒋介石如果知道新四军走这条路线,估计嘴都合不拢了。这是典型的送人头啊。

项英选择的这条转移路线,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即使叶挺反对也没卵用,项英在新四军中有巨大的威望,早就养成了说一不二一意孤行的习惯。

于是,新四军 9 千多人,走上了南线这条必死之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为的悲剧。

走南线对这 9 千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大家对这条路线根本不熟,也没有提前搞过侦查,竟然迷路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慢,慢得不可思议,根本不像是战略转移,更像是在慢腾腾地搬家。

其实新四军里面有参加过长征的,对此也表示了担心,但是在项英面前,什么卵用都没有。

国军的移动本来就够慢的了,但是新四军好像在和国军比赛,看看谁更慢。

准备过来堵截的国军第 40 师和第 79 师已经慢慢地在进行合围,而新四军从云岭出发走到茂林,竟然用了 5 天!关键是到了茂林之后,项英又让部队歇了两天,这感觉就像是在等国军合围完成一样。

你说转移路线你选择错了就错了,大家都认了,更可气的是在战术问题上,项英一直打压叶挺等人的正确意见,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行军磨磨蹭蹭不说,在后续对国军的战斗中也是犹豫不决,朝令夕改,造成了大量无谓的伤亡,也让大家都思想混乱,斗志全无。

在国军的严密堵截下放弃突围,最后竟然又决定返回云岭。

蒋介石好歹也是军校毕业生,这么大的口子怎么可能还给你留着?没办法又掉头往回走。

就这样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在茂林地区没转出去。这时候国民党军 8 万余人已经合围完成,反复突围也冲不过去。这时候只剩最后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分散突围,也就是几个人一伙,能跑多少算多少,听天由命了。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项英,这个领导三年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被称作「铁人」的新四军实际掌门人,又犯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错误,竟然带着几个人丢下部队,开小差自己跑了!

尴尬的是迷路了,在山上转来转去,碰上了打阻击的新四军小部队,又非常尴尬地跟着回来了。

回来后跟大家说是自己走散了,至于大家信不信我就不知道了。

部队找不到项英自然要给延安发紧急电报,延安一听这个有着多年党龄的老革命竟然开小差,勃然大怒,直接把项英免职,让叶挺全权负责,带部队冲出重围。

可叹我们的叶军长在新四军干了三年一把手,在部件即将覆灭的最后关头,才第一次拥有了对军事的指挥权。

突围的过程就不用详细描述了,反正最后有 2 千多人跑了出去,其他人全部牺牲在了茂林。

其实想想在 8 万国民党军队像铁桶一样的重重包围之下,能跑出去这 2 千人也绝对是奇迹。不得不说,搞了三年游击战的这批人,战斗力和野外生存能力,是真的强悍。

在战斗结束前,为了保全残存的人员,叶挺去找对方谈判,直接被扣押囚禁了。

至于项英副军长,和参谋长周子昆跑到了一个山洞里,在熟睡时被警卫员刘厚忠给杀了。作为一个老革命,没死在战场上,也是牺牲得有点冤。

陆·结束语

不知不觉写了接近 1 万字了,本来还想写一下新四军军部重建之后的事,但是字数太多了,那就挑重点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有一个最大的谜团,就是项英的迷操作。

一直抗拒中央的北上发展方针不说,在迫不得已转移时,为什么不选择相对安全的东线和北线,而选择了几乎是必死之局的南线?

这个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项英不愿意去江北。

当时中央已经打算把他调回延安了,去江北之后大概率会被调回延安。他担心回延安之后会被架空,手里没有军队了嘛。走东线和北线,那是肯定要去江北的。那他往南走最终不也是去江北吗?估计还真不是。

从地图的路线来看,做这个路线选择,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要不然没法解释。

但是他自己没说,到底有什么目的谁也不知道。

只能妄猜一下,他可能是想带着部队去黄山一带打游击。

至于怎么跟大家解释不去江北了,按照项英在军中的威望,想必不是什么难题,比如说国军封锁严密去不了了,比如说在这儿搞革命有利于发展了,总之会有说道。

当然这只是猜测,到底是不是这个情况,没人明说。

但相信很多人包括中央,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

再一个就是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的变化。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趁机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但是我党还是重建了新四军的军部,并且严格执行中央北上发展的方针政策,从 1941 年到 1944 年,迅速发展到了 12.5 万人。

这其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1937 年 10 月新四军成立到 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也是 3 年多的时间,新四军从 1 万人开始,仅仅增加到了 2.5 万人左右。

孰优孰劣,谁对谁错,大家自己体会吧。

再说说新四军的变化。

日本投降之后国共两党重新兵刃相见,国内局势大变。新四军大幅度北撤。其中五个师开赴山东,与山东野战军一起,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剩下的两个师,一个去了东北改编成为了东北野战军,一个去了中原改编成了中原野战军。

至此,新四军的番号正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备案号:YXA14goOlplC2eplXDuPMol

来自「盐知识」专栏《忆峥嵘岁月:近当代中国军人的抉择与战术》

继续阅读下一篇:路线之争:北上抗日还是南下割据?查看本专栏全部8篇

1960 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北京见到了领导人。领导人和斯诺的私人感情很好,因为斯诺当时曾去延安采访,并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说是领导人的老朋友。 斯诺问了领导人一个问题:「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领导人的回答是,1935 年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之后和张国焘的党内斗争,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至暗时刻到底是有多困难,才会让领导人这样经历过无数困境不低头的

发布于 2022-06-22 22:12・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