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假性亲密关系——史秀雄Steve

·

简介:第一章为什么真爱会掺假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那种我常常看到的场景: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住在同一屋檐下,经营着婚姻或家庭;另一方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自己的爱人之间已经有着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假性亲密关系1.png假性亲密关系 史秀雄Steve 著

史秀雄2.png史秀雄Steve 心理咨询师、播客Steve说主播

简介

是什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

说到爱情里的假性亲密关系,你一定不陌生。所谓「貌合神离」「爱情最终变亲情」均是对这种关系的精准描述。

可是,我们明明不要和爱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明明带着对爱的真诚渴望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可「为何后来我们,用沉默取代依赖?」

在《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会深入探讨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爱无能。最后一个部分,作者会描述一种理想亲密关系的蓝图,并且分享关于如何实现的具体方法。

「我眼中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如果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接纳和信任并没有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相处就愈发成为了习惯、义务和责任。事实上,父辈们之所以普遍认为『爱情最终都会变亲情』,就是错把假性亲密关系当作了感情必然的归宿。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决定,长大了以后一定不要再经历上一辈的不幸。我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上一辈人有更多机会阅读和思考关于感情的事情。现在就是一个避免重蹈覆辙的机会。」

作者 Steve Shi,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硕毕业。在上海的心理咨询师,专注于 80 后、90 后的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知乎「心理学」领域下的优秀回答者。职业理想是让自己失业,因为那就意味着大家都过得很幸福了。

第一章 为什么真爱会掺假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 irrelationship )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那种我常常看到的场景: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住在同一屋檐下,经营着婚姻或家庭;另一方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自己的爱人之间已经有着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现在伴侣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太普遍了!尤其是夫妻之间,虽在同一个屋檐下但貌合神离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相信没有任何人愿意在这样的关系里度过余生,我也相信那些还没有结婚的人是希望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这种状况发生的。所以我在这本电子书中,把我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做的事情罗列出来。

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以心理咨询师和人际关系培训师的身份帮助了许多伴侣们克服关系中的障碍,建立更亲密的感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带着对爱的真诚渴望建立起关系,也曾经一度感到与爱人非常亲近,并因这种亲近的感觉而组建了家庭。可是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关系停止了成长,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和矛盾让亲近的感觉开始消退。亲密感成为了存留在昨日记忆中的美好,而对于关系的未来发展,只有越来越多的要如何度过煎熬的担忧。

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对于什么是亲密关系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描述和界定。周末的烛光晚餐,忐忑不安的表白,羞涩的牵手和初吻,情人节的巧克力和玫瑰花,雪白的婚纱和盛大的婚礼…… 似乎当两个人经历了这些过程,关系就自然会十分亲密。可事实是,大家都会做这些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感情都因为这些事情而变得亲密和幸福。

这是因为,真正的亲密,其实是由另外的一些过程和行为来建立的。这些过程和行为,关乎两个人关系的质量、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能力,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里一直普遍比较缺失,很多朋友们并不懂得具体要怎么做,所以只能观察、模仿别人做的那些事情,也就是那些流程性的、仪式性的东西。

把感情问题放在大环境里来看,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父辈逼婚压力依然广泛存在,所以被赶鸭子上架的形式主义的感情就很普遍。不过人心都是很敏锐的,感情也是很公平的,亲密与否,最终都是完全由内在的、关系的因素决定的,和你完成了多少仪式、走过了多少形式没有必然联系。

什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

我的来访者里面,遇到假性亲密关系问题的伴侣们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他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里获得什么。当我问他们「你能想象的最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和犹豫。

第二,很多伴侣们并不真的了解彼此。他们的感情和身体虽然已经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知道对方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尤其很多人是糊里糊涂地走进婚姻的,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夫妻,两个人需要在哪些问题上达成默契。而当问题出现时,才会意识到「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于是感到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第三,很多人自己有情感上的障碍和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成长。许多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都有些问题,这些问题未经反思和处理,也就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相处方式,说的俗气点就是「爱无能」。亲密关系里情感的表达和流动,信任和接纳的建立,矛盾冲突的处理,都是广受个人心理问题影响的重灾区。这些问题在关系一开始时并不会显得那么突出,但是相处久了,全部都会在关系里暴露得一览无余。

我眼中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但是因为上面的这些原因,许多人的关系很早就停止了成长,甚至出现倒退。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接纳和信任并没有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于是相处就愈发成为了习惯、义务和责任。事实上,父辈们之所以普遍认为「爱情最终都会变亲情」,就是错把假性亲密关系当作了感情必然的归宿。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决定,长大了以后一定不要再经历上一辈的不幸。我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上一辈人有更多机会阅读和思考关于感情的事情。现在就是一个避免重蹈覆辙的机会了!

这本书大致分成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我会深入探讨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爱无能。最后一个部分,我会描述一种理想亲密关系的蓝图,并且分享关于如何实现的具体方法。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职业理想是有一天自己会失业,因为那就意味着大家都过得很幸福了。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在这个职业理想上迈出一小步。

第二章 也许你并不了解自己

前来向我求助的朋友们经常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所以才有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永远也想不清楚的纠结:我应该找我喜欢的还是喜欢我的?应该找有感觉的还是条件好的?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清楚自己在情感里的需求和期望。

为什么在感情中了解自己很重要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你就很难在感情里感到满足。我比较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谈了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一样的开始一样的结局,并没有感受到多么大的不同。在每段感情里的快乐程度都只能用「仅此而已」来概括,而每段关系从蜜月期到瓶颈期,再到最后的衰败,这个不断重复的循环,我也感到无力打破。

这种无力其实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够好,而是因为无法知道什么样的关系会让自己满意。当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样才会满意的时候,当然就找不到令你满意的关系,或者只能在看上去令你满意的关系里苟且过着,并且把对自己认知的不清晰,归结于伴侣不理解你、不懂你。在感情中有这样的心态,是很难真正感到和伴侣亲近的。

第二个原因是,情感关系里的亲密感要能够一直存在,关系就必须不断成长。乐观一点的人觉得,关系确定了,结婚了,两个人就可以一直亲密下去。悲观一点的人觉得,热恋期的感情很甜蜜,但是热恋期一过,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能走多远就看你能守护关系多久了。可这两种看法,都忽略了情感关系动态的、发展的一面。

关系要成长,首先自然是处在关系中的人要成长。如果关系里有一方在心理上、情感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那么另一方就会明显感觉到脱节,从而失去原有的亲近感觉。比如有的女人婚后成了全职太太,将个人成长的停滞归咎于操持家庭,和老公在阅历和思想上逐渐脱节,渐行渐远。又比如有的男性一直维持着类似大学生的混日子心态,沉迷于游戏和其他娱乐,拒绝面对自己的成长任务,也拒绝同伴侣对关系的未来有严肃的思考。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也是了解自己的成长需要,或者说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这辈子想要得到些什么,实现些什么。或许你的伴侣可以帮你去思考和明晰这些问题,但很大程度上,这些还是一个需要自己先独立完成的功课。

「想要」和「需要」

关于是否足够了解自己情感需求的问题,我经常会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测试:「你为什么要谈恋爱结婚?」对此,我最经常得到的答案是:到了年纪觉得应该稳定下来了,家里人也有些压力,看到周围的同事、朋友也都结婚了,所以就结了。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了解自己情感需求的表现,因为这里给出的是一个人想要的、但未必是需要的东西。关于人的想要(want)和需要(need),我们需要做一个区分。这两者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路径和目标,我们通过得到想要的东西,来满足我们根本的需要。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或者行为,而需要则很多时候都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我想要很多钱,因为有了钱别人就会尊重我,所以我需要的是尊重;我想要老公很专一,因为他只对我好,会让我觉得他很重视我,所以我需要的是重视;我想要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包,因为我打扮漂亮了,别人才会认可我,所以我需要的是认可。

所以当一个人告诉我她走进感情是因为年纪、家人和社会压力时,我看到的她的真正需要其实可能是自信、安全感,以及被认可、被尊重、被接纳、归属感等需要。更进一步说,一个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是否就一定能满足需要?很多人在这两者的关系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比如为什么结婚的问题,需要的是被认可和被尊重,但是满足了家人和社会期望,就一定能够被认可和尊重吗?

自我认知和情感质量

在我看来,能清楚区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判断自己自我认知程度的方式。为什么重要呢?结合前面提到的不了解自己会带来的两个后果来看。

关系中难以满足:

如果无法区分想要和需要,那么我们会一直把生命浪费在肤浅的想要的事物上。而只有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才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意。例如,我曾经的一个来访者,因为急于成家而和一个并不是特别爱的男人结婚后,情感关系让她很不满意,但又无法离开。她告诉我,走进感情是因为想要组建个人家庭,可是她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从家庭当中得到些什么。

通过深入交流,我发现她成长经历中缺失了来自家庭的支持和重视。可是她对自己在感情里的需要了解得非常肤浅,所以心里面一直只有「我想有自己的家庭」这个执念,却并没意识到她太渴望家的形式,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要。如果没有我们对于想要和需要的梳理,或许她会一直苦苦追求「有家」的状态,却长久无法理解自己的不满从何而来。

关系停止成长:

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或许就是朝着需要完全满足的完美状态无限接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的能力和方式以满足需要的过程。对于自己需要的认识如果不清晰,那么一个人的情感就可能在很长时间里被聚焦在一些反复尝试但一直得不到理想结果的事情上,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自己心智和能力的机会。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一位来访者,她生活中的几乎所有重要选择都是为了取悦父母。后来这种取悦的习惯也转移到了对待伴侣上面,结果她发现和伴侣的关系越来越差,而她感到无能为力。

通过深入交流,我发现她其实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取悦,也一直觉得这样做很对不起自己。可是因为取悦总是能够换来他人的一点点认可,所以她不停地持续着这个很低效的模式,牺牲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情感来换取很少量的满足。

她在亲密关系里,并没有拓展出其他的方式来获得认可,包括学会自己给予自己认可。所以她的成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和伴侣的关系也一直在重复从她童年复制过来的模式。这个模式在关系初期还能够维持,可是随着两人关系的发展,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产生时,这样的相处模式就难以避免地过时了。

第三章 如何提升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因为人很复杂,也在时刻变化。我尽我所能地谈一些和自我认知相关的问题,并在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好的关于自我提升的方法。不过不论用什么方式提升自我认知,都没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将会介绍的方法可能需要你持续地投入其中。

自我认知为什么难?

自我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我们总觉得我们了解自己多过别人,因为自己是不会和自己说谎的。可是自我认知的程度并不完全关乎诚实与否。

我们的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比如,此刻你应该注意不到自己的脚掌是什么感觉,可是当读完了这句话之后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觉到脚掌的存在。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很复杂的,像一个漆黑的房间,我们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并不会比其他人「照亮」得更多,但却更熟悉自己。就好像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候就算伸手不见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边的物品。而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时你就做不到这点。

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混乱的、支离破碎的,就好像我们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判断一位刚认识的朋友。比如现在许多人喜欢读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学说帮我们在成长经历和当前状态之间建立连接,让我们知道现在的想法和行为,可能跟以前的某些事情有关。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是有很多内在的逻辑和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能解开我们的很多困惑,从而带来安全感和方向感。例如在情感咨询里最常见的场景:一个在感情里极端缺乏安全感的人通过咨询发现,触发自己焦虑的信号其实从儿时与父母相处时就存在,于是不再一味指责和控制伴侣。了解自己多一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与挑战,也能做出更周全的反应。

自我认知度的高低也会受到我们欲望和目标的影响。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拒绝关注自己、了解自己。比如,一个害怕婚姻破裂的家庭主妇为了维持家庭而牺牲个人心灵成长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总把聚光灯对着别人,反而忽略了自己。

自我认知能带来什么?

我们和别人相处,如果了解对方,那么就更容易信任和理解对方,更愿意合作与支持。同样的,与自己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别看我们的灵魂每天都栖居在自己的身体里,但「我」和「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一个人际关系,是英文里 I 和 me 的关系,而且我认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里面最重要的。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自信是什么?就是信任、相信自己,因为你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由此你也会更容易自控,因为我们只能控制了解的事物,我们的情绪、需求、想法都是如此。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你会更清楚地知道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些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有影响。有些人脾气不好,自我认知又差,意识不到自己接人待物的方式很有问题,所以老是和别人闹矛盾然后被嫌弃,还反过来怪别人都无理取闹。这样的状况多反复几次,会使你很难在任何关系里有安全感,因为你会觉得这世界似乎都是讨厌你的。

自我认知度高,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更加有方向感。缺乏自我认知,就好像没有目的地的自驾游,只是看哪条路不堵车就往哪走,到了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了解自己的需求、目标、追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发自内心需要什么,都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自我认知度高,还带来更好的自我照顾(self-care),或者说自爱。还是拿人际关系打比方,我们往往喜欢指责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给他们贴标签。但是对于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心里面总会多一份宽容——「他(她)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也会很容易产生自责和负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优劣好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会时刻感到挫败了。

提升自我认知的最佳方法

这应该是大家最关注的干货部分。首先想说明两点:第一,自我认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怎样去衡量高低,怎样才算足够好了,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好像你的人生怎样才算成功一样,都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第二,这个方法,会花费你非常多的时间,过程也不会那么轻松,我建议你不要急于求成或带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做。人生中难得有一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事情,这是其中之一。

这个方法是我大学阶段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期末作业。当时写两千字都感到困难的我,花了一个多月,访谈了好几位亲人、朋友,最终删删减减勉强维持在了两万字以下。我极少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而感到自己的人生就此不同,但这是最难忘的一件。

具体来说,你需要:

一、划分人生阶段

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 8 个阶段——这数字没有特定含义,只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 定。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开始,最后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当下。

二、罗列重要事件

每个阶段里,找出 10 件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个数字也仅是一个结构上的要求而已。这些事件应该对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轨迹、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

我建议你关注一些这样的事件:生活轨迹变化的转折点,重大的失败或意外,重要的决定;情感上冲击很大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另外这些事件多半与他人有关系。我建议你重点关注与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有关的事件。

罗列这 80 个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个挑战,有的需要努力回忆,有的需要去询问他人。你可以先定义好一个阶段,去搜罗事件,分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分析事件

每一个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

  4. 从对这个事件的回顾当中,你发现了自己有哪些想要和需要?

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的个人史。只是你需要尽量细分大约 8 个阶段,每阶段大约 10 件事情,每件事情 4 个问题、回答,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足够细化。你可以每个问题随便回答下,也可以详细地写。要花多少时间,要写多少,都取决于你自己。

你的收获

这份「作业」你可能会写很长,长到超出你的预期。写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哭,会笑,会感慨。你可能需要他人帮助你回忆。我介绍身边的一些人尝试过这方法,包括我的长辈。我没有看他们写的东西,你也最好别给别人看,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看的时候,你才能最诚实。但是大家给我的反馈一致:做这样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太多益处。

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因人而异,我只能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首先,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对我而言助益甚多,一边写一边思考,使我看清了很多以往忽略的或者误解的问题。第二,写完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觉醒」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以及带来的思考,会持续影响自己很长时间。第三,可能有些问题写了之后会让自己心里不舒服,但是短时间的不舒服换来的是长期的内心的平静。第四,你对自己的理解会变得非常宽广,你甚至会看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而不再只是把什么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第四章 你真的了解你的伴侣吗

关于了解伴侣的问题,很多恋爱中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两个人都这么亲近了,还有什么不了解的?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亲密和了解并不是成正比的,事实上有的时候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反而会因为好奇心和神秘感而趋之若鹜。

这正是「不了解伴侣」的破坏力所在,它是一个在「和平年代」里毫不起眼的问题,两个人的关系可以看上去非常正常甚至甜蜜,可是一旦遇到重要问题后暴露出来,就会有种颠覆性的、幻灭的、「他(她)居然是这样一个人」的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和老公结婚三年多,孩子都已经一岁多了。有一天她发现老公和客户出去玩时找了性服务,顿时因此崩溃。她说一直觉得自己老公在性方面很保守,无法想象他会有这样的举动,而老公给她的解释是他认为因为工作而逢场作戏的事情是可以被容忍的。

我问她,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有聊过关于性和忠诚度的问题吗?她很无辜地朝我摇摇头:「这种问题怎么好意思聊呢?」很不幸的是,这样的答复,出现在非常多向我求助的人口中。如果是还处在谈恋爱的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分手,但是在生活、利益和子女等问题的纠缠之下,就有进退两难的感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会选择忍耐,降低底线和标准,以此来保住关系。可是当你在容忍的同时,也就损失了相当多的亲密和信任感,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

因为恋爱时不够了解伴侣,缺少了必要的沟通,婚后感到难以共处的案例,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

读者来信:

我和老公恋爱一年结婚,现在孩子都两岁半了。结婚那会儿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而且对自己为人处世能力不太有信心,所以不想那么早结婚。但是老公家人着急,他为了照顾家里人的感受,就说服我结婚了。

他工作非常忙,陪伴我和孩子的时间有限,就是在一起时他的电话也是响个不停。而且他还特别喜欢玩游戏,回家一有时间就拿手机玩个不停,不会主动帮我干家务,除非我表现得非常不满时,他才会问我需要干些什么。他在他母亲家啥都主动干,但是一回到我们家,就乱扔衣服,对此我很生气。

另外,自从我怀孕,我们就没有过几次夫妻生活了。我老公做爱没有前戏,没有前戏,我没办法配合他,也不愿意为了满足他就妥协。他有时会增加一点前戏,但是他硬的时候我还没准备好,他插进去就又软了,我跟他几乎没有过性高潮。他很保守,不愿意事后和我谈夫妻生活的事情。为此我很排斥跟他做爱,他现在也要求得少了。

结婚的时候,算命的说我们「八字不合」,但是我从来不相信这些鬼话。可生活了这几年,我也觉得我们很多地方都格格不入。我们会为了孩子吵架,他老是说我爱训他,但我确实没有那个意思,可能是我不太会说话。老公总是希望我能哄他,但是我更希望我的老公是个能一回家就体贴我、主动关心我、爱护我的人。

我很困惑,我该怎么做才能和老公过上正常生活?

我的回复:

婚前误区,根据我的理解,你的状况是和老公婚前交往时间有限,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培养起比较有效的沟通、相处模式。另外,对双方家庭和各自生活方式上的喜好也没有了解清楚。这些状况你们在婚前没有预见到,而在婚后又没有处理得很好,结果就造成了今天这样一种局面,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这其实也是很多夫妻之间常见的问题:谈恋爱的时候只忙着去甜蜜开心了,在从情侣转换成夫妻的过程中,低估了婚后生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遇到的无非就是「你有多喜欢我」这样的问题。

可是家庭是一种比恋爱关系更复杂的状态,涉及到更多的人和事。所以当初你们带着恋人的甜蜜走进婚姻,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总会觉得很惋惜。当初如果有更充分的准备,如果你能够稍微强调一下自己需要空间继续成长,今天的局面或许会好一些。

借这个机会向更多还未结婚的朋友提个醒:请重视两个人的关系基础。如果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处理矛盾、共同面对问题的良性沟通模式,如果关系还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或者说有点经不起考验,我会认为这段关系作为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婚姻和家庭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责任和挑战。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家人和社会的催促下糊里糊涂走进婚姻的,殊不知这些催促你们的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你们够成熟、有能力去承载起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许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婚姻需要有好的关系作为基础。

回到你的情况里,你要看清楚你们婚姻的现状,不是单纯的要解决这样或那样矛盾的问题,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去审视和重新巩固你们的关系基础。否则,就算当下的矛盾化解了,未来遇到新的挑战还是会感到困难重重。那么,如何巩固关系基础呢?

首先我注意到,你们的关系在很多层面都产生了问题,从生活方式到育儿方式,从大家庭关系到夫妻生活,从家庭责任分配到情感交流方式。这些问题之间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网络。当某一个问题恶化的时候,其他方面也会跟着受牵连。当你试图去改变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来自其他问题的阻力很大。

比如当你想要重新分配家务事的时候,对方可能因为你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夫妻生活的不和谐,而拒绝配合你。很多关系不好的夫妻处境都是如此。所以,在尝试改善关系的时候,会有无从下手、无能为力的感觉。

但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关系没救了呢?其实不是。给你提供两个思路,来重新看待你们的婚姻。

第一,在我们的专业领域有个概念叫做优势视角,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把着眼点放在那些优势的、积极的方面,并且从中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的婚姻里其实有不少优势,比如老公对婚姻的责任感很强、情感上专一;比如你们即使有很多矛盾,他也并没有完全拒绝沟通,还是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希望;比如工作上很努力上进,等等。所以,当你在寻找调整策略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让这些优势继续持续下去,甚至是更大程度地发扬?」

第二个思路是,虽然你们遇到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当你们遇到意见不统一、沟通不畅的时候,总是会产生矛盾冲突,而你们似乎也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些矛盾。

你婚前表达过对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不太有信心,那么现在你就要知道,你为人处世的问题,并没有因为结婚而消失。反而现在你面临更大的考验,更加需要关注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表现。比如他老说你喜欢训他,而你自己的意思又不是在训他,那么是否可以问问他:「如果我想表达 xxx 这个意思,你觉得我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会最容易接受?」

关于沟通能力的提高,更多的还是需要平时有意识地去学习和积累,千万别觉得这种事情可做可不做。我处理过的很多夫妻关系不和的案例,归根结底都是两个人在细节的处理上沟通不好,矛盾积少成多,最后就感觉无药可救了。

你们关系的改善,不是单纯的你要求他怎么对你更好就能解决的问题。我相信你老公也是爱你的,肯定不会故意对你不好。所以当他面对你的时候,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他对你好,是什么事情让你们关系里本来好的方面无法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处事方式和表现方面去找改善的方向,一定能够有起色。

第五章 聊什么话题才能了解彼此

知道了了解彼此的重要性,下面一个问题就是 how 了。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话题列表。你可以把这些问题看作是真爱测试,如果两个人一起聊透所有的话题后能够对彼此的答案和态度感到满意,那么你们俩应该是非常适合的。

伴侣关系里比较核心的问题:人际关系、性、生活方式。 我们在这几个方面大多会有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难改变和妥协。所以一旦这些方面遇到问题,强行的忍让可能会非常伤害关系。所以我会很鼓励你和伴侣在决定稳定下来之前把对方这两个方面看清楚。

1. 人际关系的处理: 这里面主要是处理和异性关系(同性恋关系里,相应的就是其他同性)的问题。很多人的关系里出现信任危机都是因为伴侣的生活中无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颇有魅力的异性,从而引发猜疑和嫉妒。这种情况是很伤关系的,因为与其他异性的关系,有可能直接破坏两人之间的信任,而信任的恢复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

所以两个人如果要一起相处下去,处理好和其他异性的关系,你们需要去聊聊这样的一些问题:

  • 你如何看待确立关系 / 结婚之后,和其他异性朋友的关系?

  • 在有了伴侣之后,你在处理和其他异性的关系上,有哪些原则?

  • 对你来说,那些行为或者事情是尤其会影响你对一个人的信任的?

  • 当遇到和其他异性的关系可能影响我们之间的信任时,你会怎样做?你怎样看待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 当我们两人的信任因为这方面问题受损时,你最希望看到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修复信任?你怎么看待我提出的修复方式?

  • 假设你在一段关系里和其他异性有了情感关系,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 你是否有过在关系里失去信任的经历?当时你的反应是怎样的?

  • 在未来几十年的相处里,你预期我们的关系中的信任会有怎样的变化?

2. 关于性的问题: 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多人羞于启齿的问题,但你们必须去聊。性是两个人交流沟通感情的另一种渠道,它并不能完全被语言沟通所替代。所以说两个人的关系可以很好,但如果性方面遇到问题难以调和,关系里就会有无法修复的部分。

你们可以谈谈这些问题:

  • 我们之间可以聊性吗?应该聊性吗?

  • 你如何看待性在我们关系里的意义?你如何看待我给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复?

  • 如果说性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和满足,对于你来说性表达了什么?

  • 你愿意和我分享你在性当中的好恶吗?如果愿意,你有哪些好恶呢?

  • 当我们在性方面遇到问题时,你认为用怎样的方式提出来会有利于问题的改善?

  • 你怎么看待我们关系之外的性?你认为在任何特殊情况下都是不允许的吗?

  • 假设你在一段关系里和其他异性有了性关系,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 你是否有过在关系里失去欲望的经历?当时你的反应是怎样的?

  • 在未来几十年的相处里,你预期我们的关系中的性会有怎样的变化?

另外一个了解彼此的话题列表:

  1. 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

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包括决策过程、推理思辨和整合信息的方式,以及相关方(比如家人)之间关系和观点协调的策略。最终做出的选择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你需要判断这样的决策方式是否与你契合,因为今后你们会需要做很多共同决定。

  1. 当你犹豫不决或者困惑的时候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帮助你了解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人还没形成精神上的核心框架,那么他(她)可能还没有能力承担起一段关系 / 婚姻。如果对方有,你可以判断是否欣赏或与你契合。

  1. 人生中最困惑 / 困难的时刻是?

一个人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挑战,遇到困难是否有足够的智力、资源、策略方法来面对,包括情感上是否沉稳应对,都是成为好伴侣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一个人对待生活中消极事物的态度,是满腹怨言、怨天尤人,还是冷静反思、总结教训,并在错误中成长。

  1. 心情特别糟糕的时候会做什么?

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是成熟度和情商的表现。而且他(她)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今后对待你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方式。聪明、高情商的人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面对,比如运动、扫除、交谈倾诉等等。一个善于排解处理消极情绪的人同样也善于照顾伴侣的情绪。

  1. 你的性格有多少面?

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有不同的面。一方面看一个人是否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如何。越是了解自己个性的人,越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情况和情绪,你也越能够了解他(她);反之,则脾气难以捉摸,也容易感情用事。多面的人会更有趣,对更多的事情和场合感兴趣,情绪上也更多样性。

  1. 你最擅长做什么?

这擅长的不见得是工作,你希望寻找的答案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相处中、社会关系中对方所擅长的事情。一个人是否擅长一些积极的、你欣赏的、有趣的、独特少见的事情,可以衡量这个人在情场中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擅长的事情,可能内心比较自卑,从而在对待关系的时候也会有不那么理性的行为。

  1. 你有自卑的一面吗?

不是每个人都会承认或者坦然面对自己的自卑。对于自己缺点、不足的认识,一方面反映出一个人的诚实度和成熟度,另一方面也是你深入了解他的最好机会。自卑感往往来自成长和家庭,积极和聪明的人会理性地看待自卑,甚至从自卑中发现价值。如果一个人内心有一些绝不能触碰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可能成为你们之后关系的瓶颈。

  1. 一个理想的伴侣可以给你带来什么?

每个人从亲密关系中希望获得的东西不一样,重要的不在于双方想要的是否一致,而是是否能够满足彼此。从一个人对自己理想伴侣的描述当中,你可以听到自己是否契合对方的定位,同时也可以考察对方对自己在感情中所需是否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更容易相处,更容易满足,也更能够给你积极的回应。

第六章 爱无能——我的个人经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哆啦 A 梦》里有哪些不为人知却又打动人心的细节? | http:// www.zhihu.com/question/28787221,看得我鼻子酸酸的。与此同时我也感到非常奇怪,因为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看哆啦 A 梦,也注意过这些细节,但是为什么那时候完全没有感动的感觉呢?我不禁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

爱无能

我初恋是在大一。从那时候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感情里都有一种爱无能的感觉。不论是刚开始交往,还是相处已久、关系稳定的时候,我都隐约有种不安。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里面有一个部分是沉寂的、被动的、冷漠的、死气沉沉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走入感情之后,发现自己在热恋期的狂热之后,就会对感情彻底失去兴趣。

曾经的伴侣们为我做过不少动人的事情,比如亲手打围巾,费尽心思组织生日派对,等等。如果是现在,我可能会很开心又感动地抱住对方,不停地吻对方,让她知道我的感觉有多么的幸福。我想任何正常人都会这样,不是吗?

可我却没有。

我没有感动,没有开心。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没有反应。然后接下来因为理性思考,让我意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是期望看到我很开心的,所以才很努力地扮演开心的样子。可是人都是很敏感的,一个人是真的开心还是装出来的,我想当时面对我的那些人都是能觉察到的,只是她们没有戳穿。

我感受不到我爱我的伴侣,不会因为对方的付出和温暖而感到欣喜。我在感情里的很多表达和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很费力地逼迫着自己去做的。这样的感觉,让我在爱情里很累、很不耐烦,因为我做着热恋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心里却是一片空白。

在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都处于一种介于发呆和白日梦之间的状态。可是我没意识到,或者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一直这么糊里糊涂地从一段感情走到另一段感情,用热恋期的兴奋来掩盖爱无能的事实。

顿悟

刚到上海的时候谈过一个女友,相比之前的几位,她嘴巴上不饶人,有什么说什么。有一次我们谈到感情的时候,她很不客气地指出,觉得我在感情里始终保持着距离,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冷漠。我自己其实也感觉到了,便向她坦言我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接下来,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去探讨为什么会如此。我给她的描述是,我感到自己心里面有一堵墙,我有很多的情感和情绪想要表达出来,但是都被这堵墙阻挡在里面了。她的言语间充满了愤怒和委屈,责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我带着羞愧和困惑,变得越发沉默。就在这情绪和矛盾交织的情形下,我突然感觉心里面想通了什么。

然后我无法自控地嚎啕痛哭了十分钟。

她有点被我的反应吓到了,我自己也有点被吓到了。等稍微平复了一些之后,我开始向她解释刚才心里发生了什么。

我在沉默之中,回想起了小时候,我在家里面对爸妈时,一直都是这种不说话、没反应的状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我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他们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会有冷战甚至公开争吵。我的父亲脾气暴躁,对人挑剔批判;我的母亲曾患过神经衰弱,情绪很不稳定。我们家当时的氛围就是高冲突、高焦虑的环境,一家三口只要聚在一起,就会有各种紧张焦虑感四溢。

我想起那时候,只要一听到爸妈回家家门锁被打开的声音,或者我爸用很严肃的语气呼唤我时,心里就会紧张。生活中有无数的小细节,都成了即将有麻烦的预兆,而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写到这里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有些颤抖,呼吸急促,胃也因为紧张而有些难受)。

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成长,时刻被无法逃避的焦虑感淹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人的心理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会不断地调整并适应环境。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在内心修筑一堵「高墙」,这意味着:我不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不对引起我情绪波动的事情作出回应;不和他人探讨我的感受,不愿意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换句话说,高压之下,我的内心进入了铁桶式防守般的自我保护状态。

可是想到这里时,我还没有情绪失控。我只是很恨这堵墙,感觉它让我失去和错过了很多美好,它的存在让我在感情里感觉不到幸福,让我养成了玩游戏和爱喝酒的逃避主义习惯,也让我伤害了那些爱我、在乎我的人。总之这堵墙就是很讨厌很讨厌很讨厌!

痛哭

女友的指责和我强烈的愧疚与自责,似乎是高压锅一样,在我讨厌自己到了极致的时候,却突然使得我意识深处被挤出一个声音:「可是,如果不是这堵墙,你可能会活不到今天吧?」

这是那个使得我痛哭的念想。

因为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了两件事情。第一,我是无辜的,我并不是因为心理有问题或者生性邪恶,才故意这样对待别人。第二,我突然停止了对自己的谴责,因为意识到我很讨厌的那一部分,那堵墙,终究也是我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虽然给我带来很多麻烦,但是这么多年我都是依靠了它,才能在那样一个家庭环境中熬过来。

想通了这两件事情,我突然停止了对自己的谴责。我感到自己内心那看似冷漠实际上受到委屈和误解多年的部分,终于得以重见天日;我感到那个长久以来感到无助和孤独的小男孩,这个时候突然被自己紧紧地抱住了,抱得很紧、很温暖,等了好多年(写到这里不禁落泪)。

所以这痛哭,其实并不是我在哭,而是那堵墙背后所禁锢的那些情绪,突然一下被释放出来了。我丝毫没有感到悲伤,我感到的是受到委屈之后终于得以平复的解脱。

墙倒了吗?

关于这段经历,我的印象一直都非常的深,因为在这次谈话之后,我对自己的很多行为都有了新的认识。TED 有一个演讲叫做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演讲者 Brene Brown 认为,人的情绪是不能有选择性地屏蔽的。当我们压抑那些不好的情绪时,我们也压抑了快乐、感动、幸福和其他积极的情绪。

我感觉这就是我的那堵墙之所以被责怪的原因。它的本意是想保护我,让我免受当时家庭环境里高度焦虑的紧张情绪的困扰。我依靠它度过了那些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不可思议而又令人惊恐的日子。可是它的存在也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它让我在感情里得不到爱的感觉;它让我用很冷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的一片心意;它甚至剥夺了我在看到《哆啦 A 梦》动人细节时被感动的权力。

它的存在也已经不合时宜了。成年后的我,早已经脱离了曾经的家庭环境。我开始了自己的生活,面对着和我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伴侣,不再需要去时刻面对那令人窒息的焦虑感。可是因为我和这堵墙在一起生活了太长时间,我太习惯它的存在,对它形成了自然而然的依赖。

每当我感到情感上的刺激和波动时,都会本能地去向它求援。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它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心理防御机制,唯一可以参考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是我唯一知道的让自己多一些承受和抗压能力的方法。

我有去尝试推倒这堵墙吗?没有。墙倒了,我将一无所有,一丝不挂地暴露在这个世界面前。我只是开始换了一种更和善的仁慈的眼光去看待这堵墙。我曾经很厌恶它,可现在我在偶尔指责它的同时,向它表达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而我对待它的方式,也就是我对待自己的方式。

或许我一辈子都不会去推倒它,因为它的存在是我生活中的一道重重的烙印。现在的我,和它成了默契配合的好朋友。在我需要克服艰难和挑战的时候,会让它出来帮我挡一挡痛苦的感觉。可是在我面对自己的伴侣时,在我表达和接受爱时,在我看到、听到那些美丽动人的事物时,会平静地告诉它:「别担心,让我出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第七章 原生情绪 VS. 次生情绪

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机理

我的理解,两个人在一起,最理想的状态是依附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里面描述的安全型依附关系,就是两个人对彼此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不会有焦虑或者不信任的感觉,互动过程和情绪流动都很顺畅。

但是显然每个人个性里都会多多少少有焦虑性或者回避型的特质,所以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会无可避免地需要处理焦虑、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等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不信任,或者缺乏安全感?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早期经验中体验过被抚养人抛弃或者可能抛弃的风险,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或者回避,本质上是我们内心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伤痛感。这些情绪是情绪聚焦疗法(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里所谓的原生情绪( primary emotions )。

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我们在面对恐惧或者伤心的情绪时,又产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绪( secondary emotions )。比如有些人用冷漠来掩饰悲伤,有些人用愤怒来掩盖恐惧。这些次生情绪,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自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很多人带着这些次生情绪的防御机制长大成人,并且走入亲密关系。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段亲密关系里,A 会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愤怒地指责对方:「你为什么不在乎我?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人渣!」B 听到之后,也感到同样的愤怒,因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攻击,于是回应:「你居然会这样侮辱我,我无法容忍这种态度!」两个人的争吵和矛盾会因此进一步升级,但 A 的原生情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

这在 EFT 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事实上非常多的夫妻或者情侣,关系无法深入,都是因为双方对自己和对对方的原生情绪 / 次生情绪缺少认知,因此两个人的情感互动中存在很多的恶性循环,也就阻碍了两个人获得更亲密、更安全的关系。

形成过程

当两人关系亲近到可以一直相处,但是又因为这些恶性循环一直存在,无法被察觉和改变时,我认为假性亲密关系就产生了。两个人看似亲密,但其实关系里有很多的禁区,有很多不可以触及、一触即发的部分。两个人小心地回避着这些禁区,极力维持和谐美好的场面,但彼此都没有获得令自己满意的亲密情感。

这种关系在《消失的爱人》(Gone Girl)里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两个人没有沟通,没有坦诚的对话,遇到问题都是采取逃避的方式,也没有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而是任由关系一步步恶化。

在我的情感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这种关系的确是比较常见的。一方面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模式,对两人相处的不良循环缺少觉察和意识;另一方面,在遇到矛盾问题时,两个人缺少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的意识。因此会反复在一些细节的、琐碎的事情上面争论对错,但其实都忽略了情感流动受阻、误解和误导性的表达,才是导致问题的真正原因。

而且很典型的一种状况是,两个人在一起的蜜月期临近结束时,很多问题已经出现了,可是这时候两人却还渴望着继续保持蜜月期的甜蜜,拒绝去面对问题,拒绝承认两人要走得更亲密,需要有更深一些的沟通和对相互的理解,而只是在吃蜜月期的「老本」。吃到一定的时候,蜜月期的甜蜜经历,再也无法说服两人忍受当下的矛盾冲突时,就可能产生感情破裂或者出轨等现象。

如何避免

要避免这样的状况,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两人在一起要有预防意识。两个人都是独自生活了多年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异,在一起时需要磨合,需要去探讨「当你这样表达的时候,你真正在表达的是什么?」以及「当你这样的时候,你最希望我怎样做?」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们的关系已经深入,并且矛盾问题已经产生了,而且已经超越了你们以及你们的亲友能够处理的范围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们去找一位做夫妻咨询和治疗的咨询师,去做一些梳理的工作。很多人愿意为自己的伴侣买几百甚至几千块的礼物,却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去看看咨询师,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误区。

我经常接到的案例,都是两人已经经过多轮相互伤害,彼此都「累觉不爱」时才来求助。其实病入膏肓连专业人士都帮不了你们了。

所以说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一半是因为彼此的情感和性格问题,另一半则因为双方的疏忽和不重视。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应该像治疗癌症那样,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第八章 如何面对焦虑型依恋

什么是焦虑型依恋?

从情绪取向治疗(EFT)的角度来看,焦虑型依恋是在用焦虑掩饰被抛弃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敏感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差,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被抛弃的恐惧当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我们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自我保护。有的人会愤怒地抗议和抗拒他人,有的人则会产生焦虑情绪,向父母发出既依赖又抗拒的信号,以此确保对方的持续关注。还有的人会展现冷漠无情的一面,让对方感到「我不需要你」,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一个人主要展现的是愤怒和焦虑时,可以被归类为依恋风格中的焦虑 - 矛盾( anxious-resistant )型,而当一个人展现的主要是疏离和冷漠时,则可以被归类为焦虑 - 逃避( anxious-avoidant )型( Ainsworth et al., 1978)。虽然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类型的人,所展现的都是最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担忧,只是反应不同。尤其是逃避型的人,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她)真的冷漠。但其疏离行为实际上是对内在痛苦的掩饰。

焦虑型的人在成年后与伴侣相处时,也常常会展现愤怒 / 焦虑或者疏离的次生情绪。比如焦虑 - 矛盾型的人,会要求爱人秒回电话、短信;每天报备行踪;禁止和其他异性来往,如果恋人做了某些事情就视为有可能是不爱我了的表现。一旦违反这些期望,这类型的人就会展现出强烈的愤怒和焦虑情绪来。矛盾型的人,依赖这样的反应来获取对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感觉。而逃避型的人,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则更多展现出疏离的倾向,采取回避、忽视、冷战等方式,来掩饰自己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对于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于,我们在关系中展现的往往是次生情绪(愤怒 / 焦虑、疏离 / 冷漠),这些情绪的本意是表达内心原生情绪被照顾的诉求,但是站在伴侣的角度,却会被外露的次生情绪所干扰,从而产生误解。

焦虑型依恋的人,他们的伴侣往往会在相处中感到很困惑,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好像非常敏感,一件小事情就会被触发,反应强烈得和事情本身不成比例。或者发现对方好像很冷漠,经常会不理会自己,遇到矛盾问题会把自己像刺猬一样包裹起来。

所以虽然你的最深层情绪是担心被抛弃,但是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却可能让伴侣感到你占有欲强、爱管闲事、缺乏信任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由于不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伴侣也就无法用真正能够安抚到你内心担忧的方式来回应你,而是回应你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

当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时候,情况则有可能更糟糕。当一方感到恐惧并展现愤怒 / 焦虑或者疏离时,也会触发另一方的恐惧并且展现类似的次生情绪。尤其是如果一方是矛盾型,而另一方是逃避型的时候,就会产生夫妻关系中十分常见的逼近 - 回避的场景:一方不断抗议、逼近、索取更多的爱,另一方则不断逃避、疏离、拒绝进一步沟通。

如何应对?

我首先肯定是建议你和你的伴侣一起去寻求专业的帮助,找 EFT 或家庭系统治疗等流派,擅长夫妻关系的咨询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依恋风格可能会影响和塑造你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但并不会完全决定你的未来。一个人一生的依恋风格会有很大的重塑空间,而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重塑自己的依恋风格上面,会对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于依恋风格的另一个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研究发现,即使是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也大概有一半的时候是会犯错误的,但是重点在于这些父母懂得在什么时候去修复关系中产生的裂痕(Howe, 2011)。这一点请大家先记住。

如果你暂时无法寻求专业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去做调整和改变,那么首先我要告诉你,这个过程会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你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毕竟要改变之前二三十年里所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会建议你按照这样三个步骤去做:理解与反思,沟通与商讨,尝试与改进。

  1. 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的反思。人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指责和怪罪别人,但是在这个问题里,我认为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己身上完成的。

你了解清楚了自己的问题,知道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的人并且不满现状,那么你或许需要先去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对依恋风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 / 焦虑或者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直面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达到了安抚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你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在左侧列举一些容易触发你焦虑型依恋的场景,以及这些场景里你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被弃恐惧,也最有利于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联系起来呢?

比如你左边写的是男朋友不回复短信,你怀疑他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于是你打电话抱怨和争吵。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你的伴侣了解到你的担忧,能够促使他自愿地给予你安抚和积极回应吗?愤怒和焦虑,往往可以在当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注意力,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强迫性的索取,并不利于双方形成亲近和敏感的回应模式,而是会让一切亲密行为看上去都像完成任务一样。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焦虑型依恋的人,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上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心里想的是一出,表达出来让对方接收到的却是另一出。不仅没有被安抚到,反而破坏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加剧了冲突。

  1. 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度的沟通,让他(她)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你的依恋风格的,包括具体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当下在关系里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自己的愤怒 / 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真是的内在情感是被弃恐惧,而不是对对方的嫌弃、不信任或者攻击。

你也可以和伴侣分享当前他(她)回应你的方式,会让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尤其是情绪上的反应是怎样的。依据我的咨询经验,对方往往会对你的情绪反应感到十分意外,所以这样的分享很有必要。

你们还需要去共同分析,过去的互动当中,有哪些因素一直在阻止你们尝试新的方法,而一直都执着于某一个低效的、不良的模式。双方的哪些想法和认知,限制了你们对于不同互动模式的探索。

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在未来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以更好地回应彼此。你们可以设计和约定一些特定的行为,以及出现了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后,最佳的修复方式。记得前面说的吗?好的父母并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很善于修复关系。和伴侣相处也是如此,出了问题,不要让它就这么过去,而是等平静下来之后,两人一起去沟通、探讨,摸索出更好的方式去避免和修复。

  1. 尝试与改进

显而易见,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小事情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以获得一些「独特结果」。

比如,以前对方不回信息,你会很焦虑并且打电话过去抱怨,那么这一次你试着打电话过去,告诉对方你的焦虑感又产生了,希望对方知道,而对方则改变之前敷衍的态度,鼓励你勇敢面对焦虑,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这样的新型互动,就会带来新的体验和情绪反应,而这种独特结果,就会成为两个人关系改善的基石。

从小的事情开始,不断创造一些独特结果,让两人在互动中有一些新的良性的体验,关系就会越走越好。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方法都一定有效,或者同时照顾到双方的体验。所以不断改进和平衡也很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思路就是:

  1. 尽量让对方透过你的次生情绪和行为,看到你的原生情绪,给予对方准确回应你最本质的被弃恐惧的机会。

  2. 两人关系出现矛盾和裂痕后,要积极迅速地去修复,不要让次生情绪在关系当中有不断滋生和发酵的空间。

最后,我推荐一本关于改善依恋关系的书:《亲爱的,我们别吵了》。此书由 EFT 的创始人之一苏珊 · 约翰逊所著,是写给大众读者的,非常适合深入理解和反思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很多伴侣关系中值得尝试的实际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D.,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owe,D.(2011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London: Palgrave.

第九章 真亲密是什么样的

和很多人一样,我从未见过十分和谐的婚姻是什么样的,也没有体会过真正亲近的关系是怎样的。所以每当想起「真正亲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或者「我最想要什么样的关系」的时候,都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由于缺少了一个蓝图、一个榜样,所以在感情里糊里糊涂,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也因此经历了很多的挫败。

我开始做心理咨询个案之后,意外地发现这份工作给我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原本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跟人亲近的人,但是在心理咨询信念和原则的引导下,却发现自己时常可以和来访者之间有非常深刻和亲近的交谈。

虽然这种关系只存在于咨询室里,两个人之间也有特定的角色和界限,而且很多时候咨询关系也会受到各种问题的挑战,但是那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和连结感让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可能性。所以我开始尝试着用类似的思路和方式对待他人,包括父母、伴侣和挚友,而且很幸运地收获了很多崭新的美好体验。

在咨询关系里,有几个让我眼前一亮,并且在个人实践中也得到良好效果的思路和方法。

「此时此地」的坦诚

咨询过程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很多时候,来访者会和我聊很多他和别人的关系问题,可是因为都是他的视角,所以我并不能确定描述的有多么客观、准确。这样的情况下,咨询师通常会更多地参考自己的感受,观察此时此地来访者和自己的关系里正在发生的事情。

咨询的时候我会一边关注来访者,一边关注自己的感受,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感受非常坦诚地分享给对方。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滔滔不绝的来访者,喜欢花大量时间讲她的人生故事,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时机来打断她:「当我在听你讲述你的故事的时候,注意到自己感觉有一些疏离,和你的距离变得有些远了。我在想,你是否也会让生活中其他的人有类似的感受呢?你现在的感受是怎样的?和我讲故事是因为你不愿意接近我吗?」

这种针对此时此地的反馈,往往能够让对话变得非常坦诚,让双方的对话从客套的侃侃而谈走向更真实和深刻的层面。当我自己处在亲密关系当中时,也会运用类似的沟通方式;尤其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又找不到切入点去谈,都有些不确定或者畏惧不前的时候。

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并且分享给对方,然后询问对方的看法、感受和意图。例如有一次处理矛盾的时候,她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不要说了,这些问题说再多也没用,就这个样子吧。」我的第一反应是希望进一步解释和论证,因为觉得之前并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可是接下来我注意到自己很急于进一步证明自己,似乎也是带着情绪的。所以我立刻观察了一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给了她这样的回应:「我知道你可能有点失去耐心了,可是你刚才说的话,让我感到你好像是在疏远我,想要把我推开。我不想被你推开,所以才想要继续追着你谈这个问题。你是真的希望让我离你远一些吗?」这个反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对话角度,她得以和我分享她对于不受重视和失去我的恐惧,而我也有机会让她了解我对她的在乎和投入。

无话不谈的氛围

我的表达能力一直挺强的,大学时代还参加过学校辩论队,所以经常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嘴巴上有些不饶人——有时会倾向于在语言上说服对方,通过理论让对方接受我的观点和要求。

这样的习惯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被彻底地改变。刚开始做咨询时,我经常会自以为是地认为我知道来访者应该怎么做,也很想要去说服对方接受我的建议。可是我发现每当我去尝试反驳和辩论的时候,对方就会退缩、疏远,一些本来提起的很重要或者私人的话题,也不再愿意继续探讨。

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的自我披露越多,对于咨询工作越有利。但在披露很多信息的时候,来访者会感到不安、羞耻或者焦虑。为了支持来访者克服这些情绪,愿意敞开心扉,有经验的咨询师,会非常注重为来访者营造安全的、非批判性的对话氛围。

我在咨询中的体会是,心扉的敞开是逐步的,是一个「我说一点,看看你的反应,我再决定要不要再多说一点」的试探过程。可是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的误区是只要你要求对方诚实,只要对方向你保证对你袒露一切,心扉就算完全敞开了。因为这种误区,很多伴侣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明明以为对对方知根知底了,可有一天却突然发现对方还有秘密。

尤其是如果你的性格相对强势,比较急性子,嘴巴比较厉害的话,即便你要求对方说实话,在对方尝试坦露了之后,如果你的反应是立刻给予反驳、批判,或者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么只会破坏安全的对话氛围,让对方觉得无论说什么,最后都会反过来成为你用来攻击对方的弹药。

在需要深入了解一个人想法的时候,例如聊到和前任的关系或者异性朋友这类比较敏感的话题时,我会强烈建议你一定要沉住气,平和而又诚恳地邀请对方表达,让对方感到安全:「我知道这个话题对你来说可能比较敏感,或许你可以试着说说看,我很想了解你,也向你保证,我不会在没有完全理解你的时候给你贴标签或者批判你。」

关系重于一切

你或许知道心理学有很多流派和治疗手法,可是在心理咨询当中,到底什么才是最有治愈性的因素呢?相关的研究罗列出了很多,如情绪宣泄、心理暗示和安慰剂作用、治疗流派与手法、治疗过程的规划和结构等等。可是所有因素当中,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咨询师有多么权威,或者治疗手法多么先进。

大量元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和治疗当中大约有 30%-60% 的效果其实是归因于治疗关系,也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个结论也是目前临床心理学普遍的认知。所以说出色的咨询师,并不会急于去解决或者改善来访者的问题,而是在一开始咨询,包括整个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视建设和维护与来访者的关系。

这种关系,我们在专业上称为治疗同盟( therapeutic alliance )。除了上面提到的对于此时此地的坦诚反馈以及安全的对话氛围的营造以外,还包括了信任、耐心、专注、支持、关怀等很多元素。心理咨询师相信爱和陪伴带来的滋养可以促使人们改变,所以心理咨询意义上的爱,就是治疗同盟中反映出来的信念。

亲密关系当中的爱,当然会比咨询关系中的更广义一些,因为两个人的距离会更近。不过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犯的错误就是为了争论对错、输赢、控制和权力,宁可牺牲关系。因为当我们希望对方听从我们,或者接受我们的要求时,往往习惯了用蛮力去要求。

这样的心理我很能理解。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也会常常很迫切地希望说服我的来访者们去反思和改变。我也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在两类关系里,这样的方式都带来了对抗和冲突,让双方都感到挫败和不快。

而当我学会了关注关系的建立,遇到任何问题都以关系为重的时候,很多问题反而能够迎刃而解,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会伤害关系。关系重于一切,就是要你这样来看待感情:「我知道我们之间有差异,但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永远把我们之间的信任、亲密和爱放在第一位。如果产生矛盾,我不会把它视作可以借机证明自己、刷优越感、打压贬低你的机会,而是视为威胁我们关系的、需要我们一起去面对的挑战。」

第十章 除了沟通,我们还能如何了解恋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沟通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很提倡沟通——当情感遇到问题的时候,从情感专家到闺蜜好友,从三姑六姨到隔壁大妈,都会向你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可事实常常是,即使我们在努力沟通,也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无法处理的状况。

案例分析

H 小姐和 M 先生谈恋爱一年有余,一起来见我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关系里的问题已经没办法沟通清楚了。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一起梳理了当前的问题——在不同的场景里,因为不同的事情,所产生的冲突。而所有的冲突,似乎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

每当两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H 小姐就会心情不好,而 M 先生则会很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可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H 小姐却会觉得 M 先生不在乎她,因此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然后,M 先生就会进入沉默和回避的状态,使得 H 小姐更加暴躁。两人的关系于是进入一个负能量的死胡同,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缓解。

在两人相处的初期,这样的情况偶尔发生,两人也有足够的意愿和热情来修复关系,可是随着相处时间长了,当不同的矛盾重叠出现的时候,漫长的修复周期就决定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在消耗尽了蜜月期的关系资本之后,两人都感到失望和绝望。

H 小姐和 M 先生的矛盾,在我的情感咨询经验中非常常见。许多人和爱人相处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有时候不太能够理解爱人。对方的有些言行举止,会和自己预期的有所不同。比如在之前这个案例里,H 小姐反复指责 M 先生热恋期过后的表现大不如前,而每当听到这话,M 先生就会很失落地垂下头,说自己总是被误解,非常难过。

越是沟通,好像就越难以沟通;失望和挫败之中,感情就走了下坡路。

移情

感情当中这些无论怎么沟通也无法使对方完全理解的情绪、感受或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理性沟通无法处理的问题,多半就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有关系,而说到潜意识,就必须提到弗洛伊德。虽然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流派在当下已经不再是主流的心理学流派,但是不可否认他对心理学有一些开创性的贡献。

这些贡献中,有一对概念,我认为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 H 小姐和 M 先生的状况——移情( transference )。别担心,虽然听上去很专业,但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建立很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由信任、坦诚、理解和接纳构成。有的时候,来访者会在这种很亲密的关系里表现出一些她在以往亲密关系里的行为。

比如,如果她小时候和父母关系充满敌意,那么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也会有抗拒和疏远的行为。这种抗拒和疏远,并不是因为咨询师像她父母一样对待她(很多时候恰恰是和父母截然相反的方式),而是因为被某些因素触发。这个现象叫做移情,直接地讲,就是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了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来对待。

感情中的移情

移情会在情感关系里发生吗?当然会!前面提到的 H 小姐和 M 先生的状况,在我深入地了解和发掘之后,就很容易地在其中观察到了移情。

H 小姐为什么会在 M 先生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却感到不被重视?因为她感觉 M 先生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就是在把问题变成一个非情感的、纯理性的问题,也是在拒绝回应她的情感。进一步的了解揭示了她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始于小时候父亲在情感上的疏远。每当 H 小姐希望靠近父亲的时候,父亲都会表达「有问题吗?没问题别来烦我」的意思。

在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发现,M 先生对于问题解决的强调,以及面对 H 小姐暴躁时的沉默和回避,也呈现了类似的状况。M 先生的父母关系一直不佳,自己也一直不受重视。为了感到更多的自我价值和关注,他从小就开始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自居。与此同时,每当父母爆发争吵的时候,他也往往感到困惑和无能为力,所以习惯了以沉默来面对他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当我们看到 H 小姐的焦躁时,要明白她并不是在无理取闹或者脾气不好,而是在当下的关系里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挫败和怨念,她的表现更像是在抗议曾经的经历。而当我们看到 M 先生的理性和回避的时候,会理解他并不是不爱她,只是爱的方式刚好触发了 H 小姐,而他对冲突的恐惧又使得 H 小姐进一步感到被忽视。

移情的启示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明白和自己的伴侣相处时,并不是对方的所有态度和反应都是针对你的。尤其是在有的时候,当你感到自己的言行和对方的反应并不是那么说得通,感觉对方有点过激,或者奇怪的时候。

许多朋友容易自责,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自己做得不好。其实许多人没意识到的是,自己背负着过去的很多包袱,尤其是和父母有关的包袱。所以说牢记这一点:感情里的不开心,并不完全都是你或者你们的相处、沟通方式引起的,有时候对方只是不小心把你当作别人了!

第二,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你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移情,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帮助你的伴侣意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还是曾经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两个人的沟通,不单纯是一个把当下事情分出个对错的过程。如果两人的矛盾,不完全是当下的关系引起(事实上很多时候都多少有移情的作用),那么沟通若只是纠结于此刻的对错,是无法让双方都满意的。关系越发展,我们越需要多了解对方移情的规律和模式。

H 小姐和 M 先生,常常会花很多时间来争辩 M 先生的解决方案到底好不好,可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两个人的情绪反应,是曾经糟糕的亲密体验在彼此身上的互相投射。在我看来,两个人若有能力区分清楚矛盾来自客观冲突还是移情,甚至能够公开地探讨和处理移情,是处理好亲密关系非常重要的能力。

字数2.8 万字

作者史秀雄Steve

上架时间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