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难?

·

简介:01在一次线下的分享会上,有位刚毕业的读者,他知道我比较关注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就提前准备了很多问题,我们聊了很久,这里姑且称他为小K。小K:为什么找工作越来越难,工作做起来也越来越难?我说工作越少,人越多,内卷就越严重。小K:工作减少跟产业转移有关系吗?我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正在转移或即将转移的企业,比如戴尔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50%的产能移出中国大陆,苹果则计划将30%的产能迁往印度,那么这些工...

趋势与周期 3:货币、债务与投资时钟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段特魔性的评论:

以前我觉得法国特拉胯,天天搞游行,天天闹,今天嫌弃工作时间多了,明天嫌弃假期少了。后来我的看法变了,因为我毕业了。

所以说,现实才是最好的老师。

现实是就业难。

不光难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飙升,还难在有工作的人也都不咋开心。

要么累,要么没前途。

要么又累又没前途。

大家普遍都面临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人际关系越来越压抑,精神控制越来越过分,业务不见得有增长,但要应付的事却越来越多,还时刻焦虑降薪、裁员……

总之,工作带给人的价值感越来越低,压迫感却越来越强。

那躺平了不工作行不行?

讲真,也不行。

现在是个分工社会,大家都是通过工作职能,来完成社会连接,展示社交价值,获得社会尊重。

甭说不工作,即便是有工作,但只要不够有前途,都会带来社会人格贬损和社交疏离,从而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

所以是 「进亦忧,退亦忧」,要不怎么说 「人均抑郁」呢。

但很多人看不见社会整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他们只会觉得——你找不到有前景的工作,看不见安居的希望,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不够努力。

你压抑、你不开心,也是你的心态有问题,反正社会没问题。

总之,不是「煤气灯」的问题,是你有问题。

因为他们不想要变革,就胡乱找理由说不需要变革。

你大可不必理会他们,但要自己学会把视角放到大气层,去俯瞰整个社会。

因为只有看清了社会机器是怎么运转的,各方势力是怎么咬合的,那些零部件又是怎么组装的,你才能知道——

1) 应投身机器的哪个关键部位,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更有价值?

2) 这台机器会带你去向何方,采取哪些行动,可以使你获得最大优势?

01

在一次线下的分享会上,有位刚毕业的读者,他知道我比较关注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就提前准备了很多问题,我们聊了很久,这里姑且称他为小 K。

小 K:为什么找工作越来越难,工作做起来也越来越难?

我说工作越少,人越多,内卷就越严重。

小 K:工作减少跟产业转移有关系吗?

我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正在转移或即将转移的企业,比如戴尔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将 50% 的产能移出中国大陆,苹果则计划将 30% 的产能迁往印度,那么这些工厂的工作,以及所衍生的周边的工作,岂不是都会消失?

有人觉得应该降低工资,以留住这些企业。

经济学家李剑阁说「不能提高劳动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也有学者说「提高劳动收入是西方国家的阴谋」。

怎么看这些观点?

你不妨和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工资最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很多人觉得工资可以低到 0 ,甚至是负,近年流行的付费实习,不就这么回事么?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是有答案的。

他认为理论上的最低工资,是维持打工人生存和打工人再生产所必需的成本。

打工人再生产,指的是生育。

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工资,也必须能支付打工人的生活开支、体力和精神的恢复(休闲),以及养育后代。

一旦突破这个底线,生产体系就不能长期维持。

相当于让机器零件超负荷地运转,短期内的产出确实更大,但损耗也大。

而且损耗了还找不到新零件替换,很快,这台机器就势必会慢下来,甚至散架。

从生育率快速下跌的现状看,我们当前的工资水平,已经突破了这条最低线,还能再往哪降呢?

不能降工资,企业就会想其他办法降成本。

比如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人福利,住宿差、伙食差、违反安全条例,以及各种反人类的管理规定,上厕所都要打报告,等等。

大家习惯用工资来衡量一份工作的回报,其实不对。

小 K:那应该用什么衡量呢?

我们应该用「效用」来概括从一份工作中所获得的全部体验。

工资是一方面;

安全感、尊严、社会接纳、自我实现……是另一方面。

也不应该仅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衡量我们为工作所做的付出。

《要钱还是要生活》中有个很棒的概念,叫「生命能量」。

意思是我们为工作所支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还有不良情绪、身体健康、思维空间、生活希望,以及很多人都忽略掉的——机会成本。

所以道理很简单,当「效用」<「生命能量」时,打工就不划算了,就不如「躺平」。

躺平,大家都不喜欢,对国家来说,是劳动效率的损失,对年轻人来说,也会心理矛盾。

但这些年来,大家得到的「效用」在断崖式下跌,而支付的「生命能量」却一路飚涨。

比如同样是一份月薪 5k 的工作,搁 10 年前,有希望买老家县城的房子,但现在,房租一交就剩不下啥了。

房价越高,生活成本越高,「效用」就越低。

而且随着工作越来越流程化科层化,圈内山头化,圈外内卷化……打工人的「生命能量」也被透支得愈发厉害。

年轻人或许讲不出这许多道理,但每个人都能从实际体验中做出权衡,也就是说,「效用」<「生命能量」,才是导致「年轻人不进厂」的真正原因,绝非什么「不能吃苦」。

以上,产业转移无法避免,因为没法再降成本。

现在不光外资,有些本土工厂也准备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有搞外贸的网友说,不光因为东南亚工资更低,还因为对社会稳定的信仰破产了。以前他们总以为国内不太可能出乱子,但后来动不动就封控,毁灭了这种确定性。

而且我们需要担心的,不仅是工厂里的岗位,还有部分白领岗位,也会转移。

日本 NHK 有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家日企将人事、财务,甚至总务(相当于行政)的工作,转移到中国大连的过程。

「总务」在日本的时薪是 5500 日元,而中国只要 750 日元,成本一下降低 86%,试问哪个老板能不动心?

这些工作都有个共性——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所以可以拆成标准化的流程,转移或外包。

由于这些稳定的标准化工作大多转移了,大量日本年轻人只能去参与临时性就业和外包就业,他们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于是陷入低欲望和低生育的消极螺旋。

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因为东南亚和印度人工更低,大约只有我们的 1/3。

小 K:但现在就算读到研究生,能找到的工作,很多也都是重复的、流程化的呀,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人才供给和需求错配。

供给端,大学生越来越多。

需求端,低端工作大家不愿去,高端岗位又太少。

很多基础行业,比如机械、土木,所需要的是大量的操作工,即使 985 进厂、进工地,都得打螺丝、打灰,怎么可能没落差?

也难怪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在搞劝退。

小 K有专家说,这是「过度教育」结果,于是提出「五五分流」,您怎么看?

有些缺心眼的家伙认为,年轻人就该进厂,因为读了个大学,心气读高了。

于是提出让大学缩招,好断了年轻人当白领的念头,老老实实走「带专-进厂」的宿命之路。

反正他家孩子已经做好留学打算了。

关键是这也不解决问题呀!

前面已经论述过,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并不是因为心气高,也不是因为不能吃苦,而是因为不划算。

只要「效用」<「生命能量」的问题还在,即便是初中就毕业的小年轻,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心气,也不会甘心进厂打螺丝,人家送外卖不行么?送快递不行么?当跑腿不行么?

小 K专家肯定会说,都不进厂,那制造业怎么办?制造业才是国家根基,您怎么回应?

专家有个矛盾心态,他说农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国家根基!但他家孩子可不能当农民,更不能当农民工。

他说互联网、金融、网红有啥用,都是垃圾!但巧了,他家孩子就要去干这个。

所以本质上是收入分配的问题,真觉得制造业重要,就要想办法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

小 K但提高工资,厂家不赚钱,就会关门。

企业想要赚钱,有「多、快、好、省」四个方向可供努力,但大家似乎只记住了「省」。

如果不能在「多、快、好」方面下功夫,只能通过压缩工人工资才能生存,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活在产业链的最底层,那倒闭也好,转移也罢,都是早晚,没什么可惜。

你看芯片,够支柱了吧,哪个头部公司是靠拼命压缩工人工资发展起来的?哪个不是靠拼命开发先进制程来获得优势的?

过度教育的确存在,既浪费社会资源,还制造内卷。

既然「过度」,就应该退回来搞「适度」,所以我并不反对教育分流。

我反对的是他们搞分流的目的——为了打压年轻人心气,push 他们进厂。

这就属于「嘴上全是大棋局,心里全是小算盘」了,反正打压的不是他家的孩子。

问题是,分流大概率搞不动!

首先,之所以会过度教育,是因为当初他们把高校扩招,当作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一种办法。

比如 2020 年,因为黑天鹅的影响,不仅研究生扩招,专升本也大量扩招,为的就是延缓就业。

没想到吧?分流和现行政策打架了——你说分流能解决失业,但扩招就是为了解决失业呀?

其次,国人有个不良传统,就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而且诡异的是,大家还特喜欢评价别人,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资格。

比如郭锦程说他老家的人,明明自己处在社会最底层,还特喜欢对年轻人耳提面命。

你不走他们认定的路,你就是 loser,搞得年轻人既反感,又压抑。

可能某个小天才就是想去当「再世鲁班」,他们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搞那些奇技淫巧有什么用? 」

好不容易卷完考试,小天才又想去搞一些「绝不会有用的发明」,然后录视频当网红。

他们又说:「学而优则仕,你搞那个能稳定?」

你看这个传统,就是要用一些既缺乏逻辑支撑,又缺乏现实依据,单一且蛮横的评价体系,来规训别人的人生,压抑别人的需求。

人生三道窄门,升学、就业、婚姻,都给你标得死死的,越走越窄,越窄越卷,越卷越心塞……

容错率还特低,哪一步没走好,就势必要让你忍受一辈子黯淡。

小 K:这和搞不动分流有什么关系?

因为有矛盾啊。

连上前面讲的,这里一共有三重矛盾:

矛盾 1:他们认为制造业很重要,但不愿意自家孩子当工人

矛盾 2:他们认为过度教育是浪费资源,大学应该缩招,但又需要通过扩招来暂缓青年就业

矛盾 3:他们一方面想打压年轻人心气,好让他们进厂,但又把持严苛的社会评价体系——别说你没心气,你就是有心气但没有卷赢,也都是 loser。

所以分流这种做法,直觉上虽然是对的,但很难推进。

02

小 K:那怎么解决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

结构失衡 = 大学生太多+高端岗位太少。

减少大学生数量,听上确实更容易,但我们前面讲过,缩招不解决问题。

所以只有增加高端高位,既正确,也有效。

一国之发展,就好比一人之发育,成长了,脚自然也变大了,原来的鞋子显小不能穿,那就送给隔壁家小孩又何妨?

固然会有一阵子没鞋穿,要光脚,那就赶紧给自己做一双更大更好的鞋子呀,哪有人蠢到把脚给剁掉一截呢?

所以不管是打压打工人工资,还是打压年轻人心气,都属于「削足适履」,逻辑上就不对。

对的是产业升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大量的新工作,都诞生于技术革命之后。

比如汽车被发明,才有了汽车装配、汽车修理、汽车装潢等工作。

很多人觉得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会形成替代,造成失业,比如汽车被发明,马车夫会失业;机械臂被发明,装配工会失业;新能源车普及,负责燃油车制造和修理的工人会失业……

但从社会整体看,技术进步只会降低失业,因为它不仅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它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衍生出新的需求,又产生新的岗位。

比如汽车厂里,机械臂虽然使装配工下岗,但会增加机械臂的研发、调试、修理等工作。

又由于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汽车产量更大,成本更低,使更多的人都买得起车,那么相应的,就会增加汽车美容、汽车电子、汽车旅馆等岗位。

此外,如果形成了技术优势,即使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也不怕转移。

像纺织服装这种低端产业,都是谁有市场谁说了算,谁有产能谁就卑微。

因为一旦进口国转移供应链,你就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工人过剩。

工人过剩就是失业。

但高技术产业可就不同了,比如芯片,虽然市场在我们这,但却是别人说了算。根据 2020 年的数据,我们的芯片产能只能满足自己 15.9% 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连低端芯片都要靠进口,更别说高端的,离开了人家的产品,很多产业都要瘫痪。

所以大家都对产业升级抱有很高期待,一方面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扬眉吐气;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增加高端岗位,来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

关键是怎么升级,对吧?

大 V「九边」讲过硅谷的例子,我觉得很适合用在这里。

你网上随便一搜,能看到很多描述硅谷发展的纪录片,基本都会从晶体管之父肖克利讲起,再到「八叛徒」出走,成立仙童公司,然后这些人又分家,分别成立 AMD、英特尔……

崛起的过程不是重点,原因才是。

有人说,原因是人才+资金。

没这么简单。

因为技术突破最难的,其实是「方向」问题。

具体的说,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往哪使劲是对的,力气再大也没用,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本领,在这儿是无效技能。

那怎么搞定「方向」呢?

答案是四面出击,瞎跑、随机、广撒网。

比如《三体》中,智子是怎么锁死地球科技的?干扰粒子对撞机的结果,对吧?

粒子对撞机就是让粒子瞎跑,然后看哪个方向有突破的可能

但智子能让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又排成个「一」字——失去了随机性,实验结果就失去了意义。

又比如《黑客帝国》中,墨菲觉醒程度太低,在他的认知里,人类的真相,是机器人的 「生物电池」。

但从「建筑师」和男主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机器来说,是进化之源。

因为机器人是程序思维,讲逻辑,绝对理性,它的任何行动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那么它的进化方向就是线性的,是单一的。

然而人类不是这样,人类的行为充满不确定性,通俗地说,就是啥人都有,啥都干得出来,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随机性。

就像自然界的进化,也是先随机发生基因突变,然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一轮又一轮的竞争淘汰赛里杀出来。

所以机器人才在可以轻松端掉锡安,让人类绝种的情况下,不厌其烦地搞了好几代 Matrix,甚至还要用 「历史周期律」,来小心翼翼地维持住人类的存在。

「瞎跑」、「随机」、「多点突破」,听上去好像很盲目,但其实这才是文明进化最快的路径。

集中力量,反而意味着其他方向失能,一旦搞错方向,就完犊子。

而且大概率会搞错——即使是全球最聪明的科学家聚在一起,也计算不出 70 年后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

就像 70 年前的科学家,也绝想不到今天我们对电子产品是如此依赖。

70 年前,美国国防部造出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但没人知道怎么推广使用。

于是他们选择放开技术,让众多科学家一起研究,谁搞对方向,就算谁的,肖克利的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肖克利这个人,是得过诺贝尔的学术大拿,但也只对学术感兴趣,所以他确定的研发路线是高规格+高逼格。

商业推广?推个屁!

然而给肖克利打工的「八叛徒」(包括 「摩尔定律」中的摩尔)却认为,应该往实用且低成本的方向走——要是家家户户都用上计算机,不就赚翻了?

然后他们就离开了。

肖克利对此非常生气,甚至放狠话要让他们混不下去,「叛徒」就是这么叫出来的,但没人鸟他,尽管他是学术权威。

这个故事还有很多细节,九边已经讲得很好了,我就不再展开,反正结果大家都知道——「八叛徒」不仅获得了天量财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远超老东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条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道理:

第一,自由的大脑,不惧对权威的挑战,很重要,否则就没有「八叛徒」,只有「八听话人」。

这既需要思想解放,也需要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建设,如果一个领域充斥着学阀和「近亲繁殖」,那要么老人限制打压新人,要么新人奉承讨好老人。

这种氛围,啥都搞不出来。

而且通常来说,一颗自由的灵魂,也会反感学阀氛围和圈子氛围,我对此就深有感触。

我曾在某著名大厂上过很小一段时间的班,我一看那状况——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骨髓,觉得多待一刻,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果断逃了。

那些顶级人才更是如此,人家选择多,必然会选一个限制少,可以充分自我实现的地方。

第二,前面说「四面出击」很重要,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们为什么愿意四面出击?

因为利益巨大,一旦搞对了方向,功名利禄滚滚而来。

所以产业升级必须是利益驱动的。

也正因为它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获利空间,各种风险资金,才会闻着味儿前来,进一步加速研发和应用的进程。

那么问题又来了——获利空间从哪儿来?

你造出东西来,大家都买得起,还愿意买,多多地买,你才能赚到钱,对不对?

你赚到了钱,就有动力继续投入研发,迭代产品,对不对?

想象一下,在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中,假设你是唯一的富人,除你以外的其他所有人,都是背负 30 年长期债务的打工人,每天哼哧哼哧工作,赚到的钱,除了必要的刚需消费,都要用来还债。

作为首富的你,有意愿升级产品么?

升级了卖给谁呢?

也就是说,产业升级,必须依赖于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个也很重要!

只有将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到消费循环中,企业才能获得充足的商业利润和风险资金,天才们才会为了赢得市场,而一代又一代地更新技术。

正是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提供了这样的消费终端,才使得硅谷制造的芯片,一步步从游戏机(你没看错,就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小霸王」,因为成本够低,能进入消费循环),不断迭代成今天这个样子。

某些精英主义者认为产业升级这样的大棋局,是国家产业基金和少数顶级大脑在执子,跟普通消费者没有关系。

错!大错特错!

我再举一个例子。

提起福特,大家会立刻想到两样东西,第一个是万恶的流水线,第二个可能才是汽车。

但这些并不是福特公司的全部,学术界一直有种观点,认为是福特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

理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是福特率先给工人涨工资,并落实 5 天 8 小时工作制,而且他还是成功缔造「内循环」的第一人。

是不是觉得他很有良心?

千万别,良心这玩意,不是一个合格资本家该有的东西。

福特之所以这么干,是出于极致的商业理性。

他引进流水线,扩大了产量,但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如果他的员工都买不起福特轿车,那还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呢?扩大产量的意义何在?

于是他大幅提高工人工资,翻倍涨,甚至掀起了一轮行业内卷,目的就是要让打工人们拥有充足的购买力。

但光买得起还不够,因为如果买了就是停着吃灰,大家还是不会买。

什么是有效需求?

老王想在工作的城市拥有一套房子,这叫需求。

但他只买得起鹤岗的,这叫实际购买力。

即使他买了鹤岗的房,也不能住进去,还得交物业费、取暖费……这叫无购买意愿。

所以有效需求=需求+实际购买力+购买意愿。

福特认为,如果让工人一直 996,那他哪有时间开车呢?

所以福特不仅给工人涨工资,还增加假期,这样他们就可以开着自己造的汽车,载着全家,去旅行度假。

所以福特主义的内核,并不是流水线,而是让自己的工人,有能力也有意愿购买自己的产品。

为什么说福特主义挽救了资本主义?

因为在这之前的资本主义世界,搞的都是「对内压榨,对外倾销」那一套。

比如带英,别看它工业革命之后,到处抢底盘搞殖民,牛逼轰轰,但英国本土的工人也同样活得不如牛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过英国工人福利缺失,童工滥用的惨状,工厂主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只招童工而让成年人失业,结果很多家庭竟要靠孩子来养活。

本土工人是这样的处境,必然无力消费自己的产品,就势必要搞对外倾销,你不同意,就大炮来轰。

所以一战二战,本质上是「对内压榨,对外倾销」的经济模式循环到最后,一定会出现的局面。

因为我产能过剩,所以要摧毁你的产能,并占领你的市场,我的产业资本才能存活。

巧了,你也是这么想的。

咋俩眼神一交汇,就知道对方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先下手为强……

但福特主义构建起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内循环」路线——国内工人生产,国内工人消费。

前提是,增加工人收入,提高工人福利和假期,加强消费意愿。

以上,如果把硅谷和美国工业崛起的历史,浓缩起来看,你会发现,所谓的产业升级,其实是构建起了一个良性的「科技-市场」循环:自由地大脑➜ 技术突破➜ 市场获利➜ 再突破,再获利……

现在知道共同富裕和内循环的真正目标了吧?它们和产业升级是一体的,没有共同富裕,没有内循环,就没有产业升级。

此处以美国为例,并不是夸美国,而是把它当过河要摸的石头。

美国社会非常撕裂,底层反智,枪支毒品泛滥,是真;但从硅谷和华尔街流出的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塑造了 21 世纪的人类生活,也是真。

前者是需要我们去批判的,后者则是需要我们去「摸着过河」的,一码归一码。

小 K:现在网上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风气,说美国,就只能说衰落、药丸,不能说学习、追赶,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这正是美国精英最想看到的样子,作为竞争对手,他们特别清楚,这种盲目的民粹主义会使人蒙蔽心智,从而错误决策。

兵法讲,敌人越希望你干什么,你就越不能干。

《三体》讲,弱小不是生存的敌人,傲慢才是。

上世纪 70-80 年代,美国比现在还要「衰弱」得多,越战打得一塌糊涂,经济陷入滞胀危机,年轻人迷茫叛逆……那时的苏联媒体就天天宣传美国药丸。

苏联的基础科研和工业能力都很强,不然也不会搞出那么多变态的武器,但为什么还是在科技上跟美国拉开了代差呢?

因为苏联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路线,高层选题、立项,挑一个带头人,给他绝对权威……

这就无法形成 「四面出击」的效果,一旦带头人压错方向,越是加大投入,越积重难返。

另一个问题是苏联的工业是去市场化的,不管搞出什么垃圾,都会由政府买单,所以既缺乏对失败的敬畏,也缺乏利益驱动。

最重要的,是缺少市场反馈对科研成果的检验和校正,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方向对不对,可能一开始就错了,直到海湾战争开打,装备苏式武器号称世界第四的伊拉克军队,被美军秒成渣,才幡然醒悟。

所以苏联恰好是产业升级的反例:

1)搞自上而下的规划,试错成本不是巨大,而是万劫不复,因为错了也没法回头,领导怎么可能会错?

2)官僚学阀遍地,迫使大量顶级大脑出走。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的父亲,原本是苏联的数学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骂美国,专门计算苏联人生活水平比美国高,比如苏联人的幸福感比美国人高出 19.7% 什么的,后来自己带着儿子跑到了美国。

3)缺乏消费市场的正反馈,既无法对产业升级形成利益驱动,也无法使科技成果朝正确的方向持续迭代。

所以硅谷为什么能够高科技产业云集?

表面看,是人才和资金都往美国跑。

实际是:

1)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全世界的高端人才。

2)健全的法制建设,吸引了全球资金。因为金融资本天生依赖秩序,一个依法运转的社会,意味着强烈的确定性和安全感。

3)拥有庞大的消费中产,和人才、资金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的商业循环,使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升级。

03

我们当然也有很成功的产业升级经验,在互联网和软件行业。

所以大家才扎堆去互联网大厂寻求高薪、高技术岗位,因为他们确实有东西。

小 K:但现在互联网大厂也在裁员,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他们的探索和升级节奏,暂停了。

用任正非的话讲,就是「不讲故事,讲现实」,「不抓规模,抓现金流」。

我在本专栏的第四节《关于投资买房:买在哪?何时买?什么城市值得买?》中提起过,互联网过去的发展模式,是资本型增长,也就是烧钱扩张,赚估值上涨产生的资本差。

在开始抢地盘之前,他们也同样面临「方向」的问题,什么样产品能打?什么样的模式耐操?一概不知。

怎么办?

办法就是成立各种各样的项目团队,分散出去,四面出击,谁探出路来,就集中资源攻那一路,有眉目了,再去资本市场找钱,然后烧钱抢用户。

我们现在熟悉的各种 app 各种应用,基本都是这么杀出来的。

大厂必须这么干,因为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要是不迭代不创新,不赶紧找到并占领新赛道,很快就会掉队。

把视野再拔高一下,会发现其实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一路用这种「千军竞发」的模式走过来的。

以前团购领域出现过「百团大战」,就相当于四面出击的探路部队。

居民作为消费终端,通过真金白银地「用脚投票」,来闭环他们的升级循环。

而他们受到的激励,则是赢家通吃。

所以在互联网公司,有两个阶段,会产生特别多的高端岗位。

一个是探索阶段。

首先你得有很多个项目组,才能广撒网。

其次每个组都要有人搞调研、开发、测试,还得有人专门去讲故事,拿资源……这些工作都是灵活的,非标准化的高端工作。

另一个是扩张阶段。

这很好理解,你每多开一家分公司,在市场上就会多出来一系列的工作,从员工视角看,就是有升职加薪的机会,从毕业生视角看,就是 offer 多多。

但搞过软件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儿一旦稳定运转,它只需要少量的人去维护即可。

现在老板说「不想听故事」了,意思是说——不要搞探索了。

老板说「要抓现金流,不要抓规模」,意思是说——不要搞扩张了,不盈利的部门通通关掉。

发现没,真正躺平的,其实是这些大厂的老板们。

互联网大厂越卷,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反之,他们越躺平,年轻人就越内卷。

所以要反垄断,要让市场充分竞争起来,这样谁都不敢停止探索的步伐。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去回答产业升级什么难的问题了。

难在哪里呢?

1)难在人力资源充沛这个事,是红利也是诅咒。

我曾在知乎上回答过「李约瑟之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古代中国?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太多。

任何需求,直接填人就行了,运河上的粮船靠人力去拉都比搞蒸汽机便宜。

大猛子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又接连出现很多「劝退一个土木,胜造七级浮屠」的视频。

有人忧心忡忡地说:「工地建设怎么办?」

有网友回复:「只有年轻人都不去工地,工地才有救。」

这句话放到这里也合适,制造业怎么办?只有年轻人都不进厂,制造业才有救。

因为工业革命的前奏——机械替代,就源自黑死病造成的人力短缺。

2)难在国人的消费能力极低。

我们还有 9 亿人月收入在 2k 以下,而且房地产也大量消耗了居民的消费潜力,把当下的和未来的口袋都掏空了。

居民没有钱去升级需求,形成商业循环,企业也就只能打价格战、抢市场,而无心升级产品。

3)难在需要思想解放、法制建设、深化市场改革、共同富裕、反垄断……总之是整个社会的软实力都要全方位地提升,那这就快不了!

结语

总结一下本篇的观点。

首先,年轻人不进厂的真正原因,是进厂带来的「效用」<付出的「生命能量」

不光是工厂,即使是白领工作,大家越来越不开心,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其次,一个国家的最低工资,必须以能支付打工人的生活和生育为基准。

显然我们的工资水平突破了这个底线,在生活成本不降的情况下,工资无法再降,所以低端产业的转移不可避免。

再次,产业升级需要的是自由的大脑,健全的法制,以及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

最后,大量高端岗位产生于不断升级的行业,只有充分地市场竞争,企业才有升级动力,大厂不卷,年轻人就要卷,所以要反垄断,要市场化。

但社会结构的改革,既需要博弈,也需要时间,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应对眼前的困境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 拥抱现实。

这是达利欧《原则》中的第一条。

我经常看到有人抱怨说:「知道了这些道理又有什么用呢?更痛苦了。」

我在本文的开头就说了,你只有认清社会机器是怎么运转的,才能了解你现在正经历着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你的行动才有方向,才不至于盲目。

认清现实的目的,不是说要立刻就去改变现实,而是要利用它改善自己的处境。

我经常举李笑来不信中药,但会买中药股的例子,虽然它不够正面,但却足够表达「拥抱现实」的含义。

你不妨代入下这个例子,你看到的现实是什么?

是有很多不动脑子的家伙,会被忽悠去买那些没有用的中药。

你能做的,不是要去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因为你知道还有另一款现实——思想解放,是一个缓慢且悠长的过程。

所以拥抱现实的做法,就是从这个现实里赚到钱,然后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觉醒自己的意志。

这倒不是谁的名言,而是我在本专栏的第六节《那些阻碍你实现阶层跃迁的底层思维》的结尾,灵光乍现想到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就在于使自己的意志,完全压过社会规训和基因算法对自己的控制,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很多人说的自律,其实还只是在第一个层面,即对抗基因算法和生物本能的层面。

你必须趟过第二层,去思考那些你曾奉为圭臬的,深信不疑的东西,到底是你自己想要相信的,还是别人让你信的。

你还要走到第三层,去关注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去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3) 专注目标,展开行动,抛弃「安全感思维」。

网上很多人吐槽「学生思维」,我必须要说,寻求绝对的安全感,就是™的「学生思维」。

因为学生时代很简单,目标明确且单一,只要你背了单词,刷了题……就离考第一更近。

所以很多人把这种情境当成常态,以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

拜托,现实社会不是这个样子,它是处处都可能失控,常常都没有头绪的——就算你做到这样,还得做到那样,也未必就能怎样。

我在给学员做职业规划时,最害怕碰到的,就是那种追着问:「我是不是这样做,就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结果?你告诉我具体要怎么做呢?具体的行业、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做法……」

我真的做不到好嘛,也没人能做到。

请问你走到今天的处境,是规划的结果吗?你五年前就想到了今时今日,你的生活状态了吗?

人生的升级,就像社会的升级,没人知道方向,20 年前,有人能预料到,现在的人类不带手机都拉不出屎来了么?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尝试,突破,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用「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的产品思维,去升级自己的人生。

这倒不是说,你要广撒网,从保洁员到宇航员,啥都试一遍,而是前面提到的——你要专注自己最真实的需求,真正的热爱。

既别害怕重复,也别忘记迭代,这样你才能不断往前。

4)有没有捷径呢?也有的,虽然地球是圆的,但肯定有一条路更短。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说的是李斯年轻时,为郡小吏,看到茅厕中的老鼠,一个个都瘦不拉几的,见到人和狗,便吓得惊惶逃窜。

但米仓中的老鼠就不一样了,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在李斯同学的大脑里,诞生了「老鼠哲学」——一个人牛逼与否,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啊。

于是他果断裸辞,跑去跟荀子学帝王之术——先靠近荀子,再靠近秦始皇,进而一步步成就千古伟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我提升也忌讳闭门造车,茅厕里的老鼠资源有限,怎么练都长不壮,你必须不断向核心利益靠近,不断向更牛逼的人靠近。

说完我们自己可以做的,最后还是要把视角拔回到大气层,去俯瞰社会。

毕竟个人努力是一方面,时代的塑造,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我们现在都能感受到社会这台机器出了问题,那它会带我们驶向何方呢?

它的查杀系统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呢?

下一节将会讨论这些内容,敬请继续关注。

备案号:YXX1zyke0OeF1zr5eEsA0kN

发布于 2023-01-13 18:37 · 禁止转载

搞懂经济模式的变化,才能理解年轻人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