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我成长是一个终身并且永恒的话题关注这个架子可以将母猴的身体固定住,并将它们的头往下压,公猴便能骑到母猴身上。当时的场面这里就不说了,可以说非常残暴,整个实验室都回荡着母猴撕心裂肺般的嚎叫声。结果,在「强暴架」的辅助下,有20只母猴受孕产下幼猴。然而,这些在强暴架上受孕的母猴,有些直接杀死了幼猴,有些母猴对幼猴漠不关心,只有少部分母猴表现得「还算正常」,但养育行为明显迟顿,算不上合格的「妈妈」。一...
自我成长是一个终身并且永恒的话题
关注
当然有比「黑暗森林理论」更黑暗的理论,例如心理学家哈洛在「恒河猴实验」中使用的史上臭名昭著的「强暴架」。这个实验证明了,如果当生物最基本的依恋关系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么结果可能比「黑暗森林理论」还要「黑暗」。
这个架子可以将母猴的身体固定住,并将它们的头往下压,公猴便能骑到母猴身上。当时的场面这里就不说了,可以说非常残暴,整个实验室都回荡着母猴撕心裂肺般的嚎叫声。
结果,在「强暴架」的辅助下,有 20 只母猴受孕产下幼猴。然而,这些在强暴架上受孕的母猴,有些直接杀死了幼猴,有些母猴对幼猴漠不关心,只有少部分母猴表现得「还算正常」,但养育行为明显迟顿,算不上合格的「妈妈」。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的相似性,高达 94%。
一些实验设计因为太过丧心病狂,没有心理学家敢用人类做实验,恒河猴就成了首选替代品。
以下照片展示的,就是实验中让人细思极恐的瞬间:
这是一只小恒河猴和一只「绒布猴妈妈」的合影,表面上看起来,小猴子在紧紧依偎着这只诡异的机器猴妈妈,但是在这张照片背后,却有着更深的故事。
偶然发现,铸就了与猴子的缘分
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以色列,1905 年生于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时,哈洛师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智商大师特曼(Lewis Terman)。1930 年,在特曼的帮助下,哈洛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
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期间,哈洛与体型娇小、灵活敏捷的恒河猴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刚开始,哈洛受导师特曼的影响,想以猴子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灵长类动物智商发展主题的研究,并通过实验来界定恒河猴的智商大概范围。
恒河猴智商实验开展的很顺利,哈洛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发表了重量级的文章,这让他在学校声名大噪,许多学生闻讯而来,陆续投入哈洛门下,校方也因此特别为他提供了实验用的场地。
因为实验设计的需要,哈洛需要对恒河猴的幼猴单独进行实验,这就需要将幼猴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当幼猴离开母猴并被单独关到笼子时,它会表现得极度害怕,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甚至会撕咬一切它们看见的东西。
一天,一名实验助手在打扫笼子时,为了让幼猴在笼子里待着舒服些,就随手在笼子底部铺上了一块毛巾,之后,一只幼猴就被关进了这个笼子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孤零零的幼猴突然变得非常喜欢铺在笼子底部的毛巾,它直接躺在毛巾上,双手紧紧抓住毛巾。当实验助手想拿走毛巾时,那只幼猴便开始大发脾气,就像年龄幼小的孩子被抢走了心爱的玩具似的。实验助手在给幼猴用奶瓶喂奶时,幼猴也是吃完奶,就把奶瓶扔在一边,然后抱起毛巾,决不允许毛巾离开自己。
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哈洛极大的兴趣,他心想:为什么幼猴在离开母亲之后,就会这么喜欢那条普通的小毛巾呢?难道是小毛巾触摸的感觉跟触摸母猴毛发的感觉很像,然后触发了幼猴的依恋?
这个疑问,哈洛准备用严谨的动物实验来解决,但这遇到了当时理论与观念上的阻力。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整个心理学界都笼罩在「行为主义」的铁幕之下,心理学界普遍排斥和否认情感与认知,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奖励」或者「惩罚」来改变的。
在 1930 至 1950 年期间,全世界都流行冷酷无情的育儿主张:
著名儿科医生斯波克(Benjamin Spock)建议母亲们要定时喂奶;
著名心理家斯金纳以强化的观点解释幼儿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哭,就不应该去抱他们,这样才不会强化这种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宣扬这样的教养方式:「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用亲吻道晚安,如果非要道晚安,宁可向他们鞠躬,握手致意,再熄灯就寝。」
因此,对于孩子依恋母亲的现象,心理学界普遍持「满足欲望」的观点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喜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
著名哲学家赫尔(Clark Hull)与斯宾塞(Kenneth Spence)均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饥饿、口渴、性欲等,都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这种观点在当时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普遍「真理」。
就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家长抱着同样的信念在对待孩子:
孩子期待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吃」;
孩子想与小伙伴多相处多玩耍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玩」;
孩子因为过于繁重的课业而想多睡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睡」。
在这些家长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喂不饱且充满欲望」的「怪兽」,是「怪兽」就一定会贪,就一定要用暴力去「驯服」。而恰恰在这种信念下,催生出了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变态教育理念,一批批的孩子失去了童年,饱受家长的「摧残」,直到失去自我,失去创造力。
在当年的美国,这样的观点也颇为盛行。
哈洛观察到的现象,让他对大家普遍认可的「真理」产生了质疑:幼猴在跟母猴分开之后那痛苦地嘶吼,以及对于那块毛巾珍如生命般地守护,给哈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哈洛心想:我所观察到的,绝不单单是欲望这么简单,幼猴行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为深刻和根本的力量在推动。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的相似程度高达 94%,如果我们能了解猴子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不是可以更加了解人类呢?
铁丝网妈妈与绒布妈妈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哈洛开始设计一个伟大而又残酷的实验,这个实验在心理学史极有争议,经常被后人,尤其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们所诟病。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无论后人如何诟病,这并不影响该实验的伟大,也不影响哈洛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哈洛事先准备了若干铁丝和铁丝剪、厚纸圆筒、通电的线圈、钢钉、软布等材料。
他首先用铁丝缠绕出了一个成年母猴子的外形轮廓,这个「铁丝网猴子」拥有四四方方的躯干,腹部上方有个形似乳房的物体,尖端嵌着钢制的乳头,上头穿了小洞,可以将通往奶瓶的小导管放进来,并让奶水流出。
作为对比,哈洛把厚纸圆筒套上绒毛布巾,做出另一个触感柔软的「绒布猴子」。由于厚纸筒的形状所限,「绒布猴子」的乳房只能设置一个,位置移到胸口中央。
哈洛把一群刚出生不久的恒河猴与他们的猴妈妈逐一分开,再逐个放进笼里,每个笼子里放着两只代理「母猴」,一只由铁丝缠绕而成的「铁丝网妈妈」,幼猴可以在「铁丝网妈妈」这里获取源源不断的奶水;另一只是用绒布做的「绒布妈妈」,「绒布妈妈」的乳房处是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
据研究助理的实验记载显示,那些母猴发现幼猴不见了,一边尖叫,一边以头撞击笼子,表现的极度愤怒与焦虑;而那些幼猴在各自被丢进封闭的笼子之后,由于看不见妈妈和同伴,就不停发出「吱吱」的刺耳叫声。它们害怕极了,一连几个小时都静不下来,整个实验室笼罩在幼猴此起彼伏的恐怖叫声中。焦躁恐惧的幼猴蜷缩成一团,尾巴高高抬起,露出屁股,稀软的粪便不断从肛门流出,喷得笼子里到处都是,臭味弥漫,久久不散。
几天之后,由于幼猴始终见不到母猴妈妈,它们便非常自觉地爬到「绒布妈妈」的怀里,趴在它胸前,用纤细的手抚摸「绒布妈妈」的脸,轻咬它的身体,或者在它腹部背部蹭来蹭去,一蹭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在「绒布妈妈」的「乳房」处吸不到奶水,幼猴就非常小心翼翼来到「铁丝网妈妈」的身边,试探性地去吸「铁丝网妈妈」的「乳房」,一吸发现有奶,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但很有意思的是,幼猴一旦吃饱,便马上跳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并一直待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不肯离开半步。
哈洛详细统计了幼猴在吸奶和拥抱上所花的时间,并将结果绘成图表。看着这张实验数据表,哈洛激动的心情不以言表,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实验数据将颠覆原有的观点与理论,这将是历史性的时刻。
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孩子依然爱着母亲,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保有被爱的记忆,只是形态改变了。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于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
哈洛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并写道:「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这点并不让人意外。我们没想到的是肢体接触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两者悬殊之大,让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幼猴吸奶只是为了维持与母猴之间频繁的亲密接触。」
纵使虐我千百遍,你依然是我的全世界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哈洛与合作伙伴在「绒布妈妈」与「铁丝网妈妈」之后,又增加了面部特征这一重要变量。因为发展心理学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妈妈面部有着强烈的积极关注。
一开始,哈洛打算用两个自行车车灯充当假母猴的眼睛,但还是觉得不够真实。后来,他就要求实验助理制作一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猴子面具。哈洛把这些以假乱真的猴子面具,给「绒布妈妈」们都带上,乍一看,这些「绒布妈妈」的确逼真了许多。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幼猴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些带了面具的「绒布妈妈」。当它们看见带了面具的「绒布妈妈」时,会表现得相当害怕,不停地尖叫,跑到笼子一角,身体剧烈抖动,紧抓裸露在外的生殖器。当研究人员把「绒布妈妈」的面具慢慢转到后面时,幼猴才肯再次接触「绒布」,并开始玩耍。而且,只要研究员一把面具转过来,幼猴就马上把面具拨回去,甚至直接把面具扯掉,恢复原先无脸的模样。幼猴显然比较喜欢最初看到的模样,或许是「绒布妈妈」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幼猴的脑海里,永不可磨灭。
在实验了面部特征这个变量之后,哈洛和合作伙伴又进一步改造了「绒布妈妈」。这个改造相当「残忍」,哈洛在「绒布妈妈」的身上安装了机关,只要幼猴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触发了机关,「绒布妈妈」的怀里就会射出钉子,或喷出冰冷的水柱。实验的结果令在场所有人震惊:当那些幼猴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被突然射出来的钉子扎得疼得滋哇乱叫,或者被冰冷的水柱冲得踉踉跄跄、瑟瑟发抖时,幼猴们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冲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即使被「绒布妈妈」弄得遍体鳞伤,它们依然不放弃,坚决要跟「绒布妈妈」在一起。
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景象实在太让人心碎了,对于这一现象,当时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行为主义,根本无法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当理论和现实发生了矛盾时,那一定是理论错了。
哈洛这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对于灵长类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孩子对于妈妈的爱与依恋是毫无条件的,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她始终是自己最爱的。
这种揪心的场面不仅出现在实验室,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2018 年 12 月 22 日,一则虐童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记录,深圳的一名小女孩多次遭到一对成年男女扇耳光、棍打、摔打在地和撕扯头发等暴力行为。更令人心痛的是,小女孩娇弱的身体每次承受完狂风暴雨般的虐待后,女孩都会安静地从地上爬起来,一遍遍被打倒,一次次又默默爬起来,头发被扯乱,自己收拾好,不哭不闹。透过视频,我能感受到,小女孩的心已经死了,虽然她已经完全将自己的情感隔离出来,但她却不会离开这个家,因为这里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是她的所爱之人。
自闭、自残,完全丧失了爱的能力
随着参加实验的幼猴逐渐长大,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哈洛发现,与「绒布妈妈」共同生活的幼猴,成长得很不顺利。
如果将这些猴子移出隔离的笼子,与其他同类的猴子共处,这些猴子就会出现极度反群体的行为。例如,与「绒布妈妈」长大的母猴不仅会攻击正常的公猴,而且因为不知道正确的性交姿势而丧失生育能力。有些猴子甚至出现类似自闭的症状,如不停摇晃、啃咬等自残行为。那些自残猴子的手臂,到处是溃烂的伤口,血流不停。有只猴子甚至咬掉整只手臂。总体来看,跟「绒布妈妈」长大的猴子,都极具攻击性,根本不合群,而且普遍有自残行为,无法适应猴群的生活,甚至无法交配。尤其是那些被「绒布妈妈」伤害过的幼猴,长大之后的情况更糟糕,其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更高,更凶残,对同伴或者自己下手更狠。
哈洛此时才发现,情况超乎预料得糟糕。在哈洛脑中,又浮现出新的疑问与想法,他想让这些母猴生育后代,不知道这些儿时失去母亲的猴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母亲?但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做实验,而实验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先让过这些跟「绒布妈妈」一起长大的母猴怀孕。然而,这些母猴根本不会繁殖,而且极具攻击性,公猴根本无法靠近。哈洛曾试着将交配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笼子中与母猴在一起,结果母猴死命抵抗,还抓伤公猴的脸。
无奈之下,哈洛又一次突发奇想,他发明了之后在心理学史上臭名昭著的「强暴架」(rape rack)。这个架子可以将母猴的身体固定住,并将它们的头往下压,公猴便能骑到母猴身上。当时的场面这里就不说了,可以说非常残暴,整个实验室都回荡着母猴撕心裂肺般的嚎叫声。结果,在「强暴架」的辅助下,有 20 只母猴受孕产下幼猴。然而,这些在强暴架上受孕的母猴,有些直接杀死了幼猴,有些母猴对幼猴漠不关心,只有少部分母猴表现得「还算正常」,但养育行为明显迟顿,算不上合格的「妈妈」。
寻求亲密的关系,让「攻击性」得到安全的表达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些猴子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实际上,哈洛用实验说明了这样的一个普遍真理:灵长类动物的成长需要关系的滋养。哪怕是「铁丝网妈妈」,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因为什么都没有,就意味着死亡。虽然这个实验无法在人类身上重复,但同样说明了这样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我们才能展开自己,并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
自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婴儿就在本能地推动下与妈妈的乳房建立关系,只有婴儿感到饥饿,他一哭,妈妈的乳房就会出现。当妈妈的乳房出现后,婴儿就会向妈妈的乳房发起「攻击」,去吞噬乳房,去吮吸乳汁,甚至有些婴儿会把妈妈咬痛,这就是婴儿与世界构建起的第一个关系,并且是用「攻击」的方式构建的。
如果这时候,妈妈能够以全然、温情和接纳的态度,欢迎婴儿的攻击性,那么婴儿的生命力就被妈妈「点亮」了,婴儿此时会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安全的,他就会进一步去伸展自己的生命力,走向更大的外部世界。如果妈妈对于婴儿的攻击性不接纳,甚至会反过来攻击婴儿,那么会给婴儿带来巨大的罪疚感,他会认为这个世界不欢迎他,他的生命力会就此关闭。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活力或动力,也就是生命力。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能量球伸展自己时,自然就会有攻击性产生。实际上,这个能量球就是我们生命本身,伸展出去的,就是我们构建关系的本能需要。当我们的能量触角伸出去,得到了客体的欢迎,那么这个能量触角就被照亮了,变成了热情、创造力等生命力;如果这个能量触角没有和其他存在建立关系,被忽略、被拒绝,甚至被打压,那么它就会「缩回」能量球,变成带着「怨恨」的攻击性,并被压抑起来。如果这个带着「怨恨」的攻击性有机会从潜意识中跑出来,那就会变成巨大的破坏性,例如「路怒族」;如果这个带着「怨恨」的攻击性没机会出来,或者不允许出来,那么就会被压抑得更深。压抑不代表「消失」,带着「怨恨」的攻击性始终还在,只要一有机会,它是一定会表达的。如果向外表达不成,那就向内表达,将充满「怨恨」的攻击性转向自己,对自己进行疯狂的攻击。抑郁症的病人在精神分析看来,基本上都是攻击性被压抑从而转向内攻击自己的结果。
大量的临床案例显示,许多精神疾病和严重的人格障碍,都是在婴儿早期时,与妈妈的关系出了大问题。
有一位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女性来访者,她非常怕黑,晚上必须要开着灯睡觉,绝对不能关灯,否则她真的会觉得自己要「死掉」。在咨询的过程中,我问她怕黑,究竟怕的是什么?她说她怕鬼。我就请她安静下来,想象一下天黑了,然后把房间灯关掉时的场景。想到一半,她说她害怕极了,我请她放松下来,慢慢地把灯关掉。随后,她汗如雨下,说她看见了鬼。我进一步让她放松,让这种恐惧的感觉在身体中流动,不要去对抗这种恐惧,后来她逐渐缓解下来。我又让她去看看这个鬼到底是谁,长得什么样?这个问题一下让她愣住了,他从来没有真的去看过这个鬼,只是很害怕,想躲起来。当她鼓起勇气,专注地去看一眼她心中的鬼时,她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因为这个鬼,就是她的妈妈。
实际上,这位女士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基本上一年能回一次家。自打她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不在她身边,她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爷爷奶奶白天又要忙农活,晚上要做衣服贴补家用,根本没时间管她。一到晚上,她就自己一个人躺在小床上,害怕极了。因为没有妈妈的陪伴,她在潜意识中非常恨她的妈妈,于是她就把自己的恐惧与愤怒,具象成了鬼。我想,如果哈洛实验中的猴子会说话,它们应该也会有类似的体验。
婴儿早期的心灵状态,都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心理学家哈洛残酷的恒河猴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
如果我们只关注后者,而疏于前者,那父母就和那个铁丝架子没什么两样。这个结论可以不断延伸,母子关系、夫妻关系、雇佣关系......任何关系,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个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对于你所处的种种关系,你是否足够用心经营?
备案号:YXA1PRJvkErizQLo68iZvJo
来自「盐知识」专栏《不要考验人性:20 个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见识人性运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