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焦虑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吗?

·

简介:焦虑对进化十分有用战斗或逃跑反应指的是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威胁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将我们全身的资源紧急调动到四肢,准备好战斗或者拔腿就跑。这个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感神经系统,一部分是和它相拮抗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腹腔内脏和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能力增强、瞳孔散大和新陈代谢率上升等,这一系列身体变化会让一个人对外界更敏感警觉,肌肉能...

image.png

盐选心理

关注

书名:《大脑修复术》

作者:姚乃琳

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大脑杏仁核因对压力事件特别敏感。

因此,克服焦虑,最主要的是让大脑放松。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对进化十分有用

我们生活在丛林里的祖先在面对威胁,比如突然遇到一只大黑熊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做出一种反应,叫作战斗或逃跑反应。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在 1915 年提出来的。

战斗或逃跑反应指的是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威胁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将我们全身的资源紧急调动到四肢,准备好战斗或者拔腿就跑。

身体中主要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的是控制五脏六腑的自主神经系统

这个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感神经系统,一部分是和它相拮抗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腹腔内脏和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能力增强、瞳孔散大和新陈代谢率上升等,这一系列身体变化会让一个人对外界更敏感警觉,肌肉能量更充足,身体可以随时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也就是我们面对威胁时做出的战斗或逃跑反应。

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让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和泪液分泌增多、男性生殖器勃起等。

这一系列反应是我们在放松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让我们可以把能量用于消化食物、抵抗微生物和繁衍后代。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者的关系是互相拮抗的,也就是你强我弱的关系。

当身体的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副交感神经活动就会相对受到抑制;

反之,当副交感神经活跃的时候,交感神经就会相对受到抑制。

当你准备战斗或者逃跑的时候,身体所有的能量都需要被调动到四肢来支持最大强度的运动,这时胃肠道和免疫系统的能量也会被紧急调用,副交感神经会被抑制,肠胃蠕动会变慢,你会感到口干舌燥、胃部收紧等。

比如,在考试前 10 分钟,你可能有想喝水、想上厕所、胃里好像有蝴蝶在飞的感觉。

当我们长时间处于慢性压力之下时,交感系统会长时间保持兴奋,副交感系统受到长时间的抑制,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一个人的消化道功能紊乱、便秘甚至性功能障碍。

面对环境当中突如其来的威胁时,大脑负责应激反应的中心主要在下丘脑。

下丘脑是我们大脑当中一个非常原始的区域,在大脑的中央深处、丘脑下方和脑干交界的区域。

下丘脑在紧急事件中具备双重功能:

第一重功能是对自主神经系统,也就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之间平衡的控制;

第二重功能是对垂体腺调节内分泌的控制。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威胁时,信号传导到丘脑,丘脑会在第一时间做出紧急反应,于是大脑中负责负面情绪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进而激活下丘脑,下丘脑又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垂体腺,最终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及内分泌系统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系列其他激素的释放。

一方面,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带来快速的生理调节,比如增加心肺活动、收缩内脏血管、放大肌肉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抑制肠胃活动、抑制唾液分泌、放松膀胱、出汗等。

另一方面,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带来比较缓慢的调节,包括升高血压、血糖,抑制免疫反应,从而让我们身体细胞中的能量都用于战斗或者逃跑。

这种压力调节机制对于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中活命是至关重要的。

但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几乎不会再遇到黑熊或者老虎,我们生活中的猛虎变成了考试、工作中按时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地位、家庭成员的关系、生活中的突然变故等。

而这些现代环境中的压力,都很难通过战斗或者逃跑来解决。

因为就算你不喜欢你的上司,也不能当场和他打一架。

就算你不喜欢被老婆唠叨,也不能打老婆,正因如此,有时候夫妻吵架,不擅长说话的老公往往会赶紧开溜,这种时候战斗或逃跑反应里的「逃跑」就真的派上用场了。

当面对现代压力时,我们无法再像我们的祖先一样,通过血液流向四肢、抑制内脏反应来快速解决压力源,于是慢性压力就来了,还阴魂不散地纠缠着我们。

如果生活中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压力机制就会被激活得太久或者太频繁,以致最终损害大脑和身体的各个部位。

在长期焦虑的情况下,一方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慢性释放会抑制免疫系统,让人变得免疫力失调或低下,很容易生病;

另一方面,皮质激素还有令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会减少大脑内抑制性递质 GABA 的含量,引起中枢兴奋,让人总觉得该做点儿什么,否则就坐立难安。皮质激素还会抑制大脑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可调节睡眠节律,让人产生困倦感。

如果褪黑素分泌减少,我们就会难以入睡甚至失眠。所以,焦虑还会导致失眠。

长期焦虑的危害

焦虑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持续时间短叫作焦虑状态,持续时间长就可能会变成焦虑症。

一部分焦虑症是由基因决定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你得焦虑症的风险。

长期焦虑可能导致痤疮暴发、性功能障碍、头痛、肌肉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也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和糖尿病,还会损伤免疫系统,让你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大脑当中主要负责对环境压力做出反应的区域是大脑的杏仁核。

这个区域在进化上由来已久,因为形状类似杏仁而得名。

杏仁核主要负责负面情绪反应,尤其是恐惧情绪。

焦虑症病人大脑的杏仁核活动会比普通人更加强烈和持久,反应的阈限也比普通人低。

在遇到外界轻微的压力时,普通人的大脑可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焦虑症患者的大脑杏仁核因对压力事件特别敏感,所以即使外界环境中很小的压力也会导致他们的杏仁核反应激烈,普通人眼中的普通小事就有可能导致焦虑症患者过分紧张。

比如,在急性焦虑发作的时候,焦虑症患者会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担心自己的胸痛是因为突发心脏病,或者自己的头痛是因为得了脑癌。一想到自己可能会死掉,他们就会感到极度害怕,忍不住反复地想,越想越紧张。

焦虑症患者大脑的脑岛区域也会比普通人更活跃。

脑岛位于大脑皮质靠前的部位,两侧大脑半球各有一个脑岛,因为形状像一个孤立的小岛而得名。

脑岛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内感觉以及情绪和认知有关。

焦虑的人常会有反刍思维。

反反复复思考过去的事、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和未来还没发生的事,这种对自身和世界关系的反刍思维,可能和脑岛的过分活跃有关。

有的焦虑症患者还会觉得身体百般不舒服,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焦虑导致的这种不舒服往往是过度放大的,不符合实际情况。

当一个人处于压力状态下的时候,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解读就会改变。

焦虑的生理机制在进化上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尽可能地避开环境中的危险。

在「战斗或逃跑」的思维模式下,我们对消极信息的敏感度会大大增加,这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威胁时第一时间从周围环境中识别出对我们不利的东西。

恰恰是因为这个机制,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更容易把中性的信息看成消极的信息,总的来说就是大脑在焦虑的情况下对外界的感知变得消极了。

在焦虑状态下,一个人对社交信息的解读也会变得有敌意

别人随便说了句不痛不痒的话,焦虑的人可能就会把这句话解读成挑衅。

长期焦虑还会影响睡眠,缺乏睡眠会导致我们的大脑留存更多消极的记忆,而不是积极的记忆。

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使得焦虑的人更加容易悲观,所以长期焦虑的人还有很大的可能变得抑郁。

比如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会导致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1.49~1.85 倍。

焦虑不仅是大脑的问题,和身体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得了胃溃疡,医生的诊断通常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但科学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一些人即使胃中没有幽门螺旋杆菌,也会出现胃溃疡的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病因常常是心理因素——焦虑。为什么焦虑会和胃溃疡有关系呢?

这是因为长期焦虑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过量分泌,把血液调配给肌肉,于是供应胃黏膜的血管日渐狭窄,给养供应不上,胃黏膜不能分泌足够的黏液,无法抵挡胃液的腐蚀,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得胃溃疡了。

在生活中如果你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那些特别操心、容易焦虑的人往往身形比较消瘦,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那就是,长期的压力反应会导致肌肉损耗。

焦虑引起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期释放会引发蛋白质分解,因为肌肉就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大块组织,所以焦虑的人的肌肉可能会长期慢性受损,得不到重建的机会,人就会因此消瘦;相反,很少焦虑的人可能更容易心宽体胖。

当然,这只是影响身材塑造的一个因素。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人体还有第二个大脑,就是我们的肠道。

人体肠道中的菌群数量非常惊人,是人体自身细胞总数的 10 倍多,而这些菌群编码的基因数更是远远超过人体基因总数。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个体的行为情绪有着神奇的联系。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约翰·克莱恩(John Cryan)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一个实验中测试了肠道微生物的力量。

在这个实验里有两种小鼠:一种是天生胆子很小的 B 型小鼠,一种是天生勇敢无畏的 N 型小鼠。面对这两种性格迥异的老鼠,科学家有了一个奇思妙想:如果把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互换,会不会改变这两种小鼠的性格呢?于是,他们真的这样做了。科学家先把生性胆大的 N 型小鼠肠道里的细菌移植到天生胆小的 B 型小鼠体内。过了三个星期后,B 型小鼠竟然变成了勇敢的「探险家」!那么反过来,如果把 B 型小鼠肠道里的菌群移植给勇敢的 N 型小鼠,会怎么样呢?结果是,当 N 型小鼠被移植了胆小的 B 型小鼠的肠道细菌后,它们竟然变成了胆小鬼,花了平时三倍多的时间才小心翼翼地从「高空」实验台上走下来。

发现了肠道菌群会影响小鼠性格之后,研究者觉得移植肠道菌群毕竟还是有点儿麻烦,如果直接给小鼠「吃」细菌,会不会也有用呢?于是,克莱恩和他的同事尝试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直接给小鼠吃可以减轻焦虑的菌株——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结果正如科学家所料,这两种细菌果然改变了小鼠的性情:短双歧杆菌让小鼠变得更勇于探索,而长双歧杆菌则让小鼠在面对压力时,体温的变化不会太剧烈。

所以,焦虑不只是大脑的反应,身体的五脏六腑以及肠道中的细菌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现在我们知道,焦虑远不只是大脑当下的情绪问题,而是一个持久并且全身心的不健康状态,和一个人的性别、基因、童年经历、外界环境压力甚至肠道菌群都有关系。

焦虑状态如果长时间不得到干预和治疗,还可能会诱发失眠、抑郁症等更严重的精神问题。

绝大多数焦虑症都没有得到治疗

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有 50%~85% 的焦虑症病人在焦虑障碍发病的前 50 年中都没有得到治疗!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 8 岁时得了焦虑症,大概率的结果是,你自己不知道,你父母也不知道,直到你 58 岁了才终于忍无可忍去看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然后幡然醒悟自己一辈子都在饱受焦虑症的折磨。

即使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焦虑症通常也要在一个人发病 20 年后才会得到治疗。

跟踪研究发现,焦虑症是所有心理健康疾病当中最顽固和最持久的,焦虑症自发的痊愈率只有不到 23%。

也就是说,一个人得了焦虑症,最应当采取的行动就是尽快接受心理治疗或者相对有效的药物治疗,而不是坐等焦虑症自行康复。

治疗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无论是成年人的焦虑症治疗,还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治疗,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在英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的健康实践指导中,都被推荐为治疗特定焦虑症的第一线疗法;

在美国,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等精神困扰是被纳入医疗保险的。不过在发展中国家,认知行为疗法还非常稀缺。

这是因为,一方面精通认知行为疗法的人非常少,教育体系极度缺乏相关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认知行为疗法的费用相较于药物明显更高昂。

但是,只要可以在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当中择其一,人们通常更愿意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因为认知行为疗法见效较快,而且没有副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和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疗法不同,前者需要的干预时间短,见效快,通常 10~20 周就可以完成一个疗程。

认知行为疗法的操作简单易行:

焦虑患者先要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是消极的、不现实的,接着他们要比较自己的消极想法和现实结果的差距,然后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来减轻焦虑情绪。

在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后,大约 45%~55% 的人的焦虑障碍会有所减轻。

其中社交焦虑的缓解率是 45%,惊恐发作和广场恐怖症的缓解率是 53%,广泛性焦虑的缓解率是 47%。

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效果更好,治疗后的即刻缓解率是 60%,并且效果在 12 个月之后仍然可以维持。

和认知行为疗法相比,药物治疗则通常被当作一种备选方案或者附加治疗方案。

虽然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焦虑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免不了有一定的复发率。

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接受认知行为疗法之后的 1~2 年的复发率大约是 40%;

而在有惊恐发作的成年人当中,进行治疗后的 1~2 年的复发率是 30%。

所以,治疗之后的远程长期维持也很重要。

远程治疗越密集,从长期来看,焦虑症状缓解得也越彻底。

相较于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的复发率就高多了:在停药之后的 3~6 个月,焦虑症的复发率高达 30%~50%。

下面教你几个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减轻焦虑的方法。

第一,改变你看待压力源的方式,不要把它看作威胁。

一旦你把压力源看成危险,你的身体的第一反应就是打一架或者撒腿就跑,而这些原始反应对我们应付考试、完成工作任务、处理家庭矛盾都没有任何用处。

只有当你知道你的大部分本能的焦虑反应其实没有用时,你才不再会把完成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看成需要与之对抗的东西,而是可以换个角度,把生活中的这些压力源看作像原始社会中采野果子、缝制皮裙这样按部就班的事。

简单来说,可以帮助你减轻焦虑的健康心态是:尽人事,听天命。

第二,细化你的目标。

焦虑的一个典型思维特征是反刍思维。

你有很多项目要完成,每天在脑子里反复想该怎么应对,结果不好怎么办,失业怎么办,这样的反刍思维往往会让你越来越焦虑。

但是,在你反复担忧的时候,你的血液其实都跑到你的四肢里去了,这种本能反应对你解决问题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应对反刍思维的正确方法是,把你的目标写下来,分成可以执行的小步骤。

在把大目标和小步骤都写在本子上后,你需要做的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个小步骤。

为什么细化目标这个方法能帮助你缓解焦虑呢?

这是因为,一旦你把大目标和小步骤写在本子上,你就不需要经常去做过于长远的、无法掌控的展望,也不需要在大脑中反复思考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好或不好的结果。

这样一来,大脑多出来的思维空间和能量自然而然地就把小步骤完成了,你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假设你现在有经济压力,想要赶快解决。

但是,经济压力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你每天被经济压力困扰,就像是人类的祖先每天从早到晚和一只老虎大眼瞪小眼,瞪上个一年半载。

试想一下,就算人没被老虎吃掉,也紧张死了。

所以,比起毫无建树地焦虑一个挣钱的大目标,你应该做的是,好好想想当下切实可行的工作途径,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目标努力。

你可以经常提醒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三,练习冥想。

科学家发现,密集的冥想练习可以迅速降低人体促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减少压力和焦虑导致的皮质醇分泌,使身体摆脱焦虑的伤害。

冥想的方式很简单:静坐,把注意力集中在缓慢的呼吸上,任由大脑里的各种念头来去而不做刻意的评判或抑制。

每天一小时左右的冥想可以明显减少你的焦虑。

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表明,持续的冥想练习可以使大脑中负责记忆及情绪调控、自省、同情的大脑皮质灰质密度增加,并且减小大脑中产生压力的扁桃体灰质密度。

在一项研究中,参加了 8 周冥想训练之后的人,知觉能力明显提高了,压力也变小了。

第四,定期做有氧运动。

这是自助减轻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

有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神经营养因子。

在运动的时候,肌肉细胞会释放鸢尾素,这种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帮助减重,还可以进入大脑,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大脑当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既可以提高认知能力,改善情绪,也可以减少焦虑症状。

生活和工作中的慢性焦虑会导致我们长期处于战斗或者逃跑反应中,但实际上,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我们通常没有办法战斗或者逃跑。

从今天起,你就可以开始增加平时的有氧运动量,保证每周运动时数累计 3~10 个小时。

可以尝试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这种强度和频率的有氧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执行类似于战斗或者逃跑时的运动肌肉反应,让四肢肌肉释放积蓄已久的能量。

这样一来,身体会告诉大脑,「已经战斗或者逃跑了,威胁不存在了」,大脑就会放松下来。

7 种不同的焦虑症

焦虑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比如,任何时候都感到坐立不安的毫无原因的广泛性焦虑,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话或者对特定人群说话的社交焦虑,等等。

焦虑症最核心的特征是,过多且持续的恐惧、焦虑及回避感知到的威胁。

这种威胁包括外部的威胁,比如社交场景,以及内部的威胁,比如身体的感觉。

焦虑症的回避行为由重到轻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严重的焦虑症患者会拒绝进入特定的处境,轻微的可能是在应对某些事物或者人的时候感觉比较勉强。

当我们遇到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事,或者身处让我们感到焦虑的场合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强烈想要逃离的冲动,然而现实往往是无法逃脱的。

不同人的焦虑症状都有可能不一样,一个人不同时候的焦虑症状也会有所差别,焦虑的频率和强度也各不相同。

可以说,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在某个时刻经历焦虑情绪,但长期的慢性焦虑或者突发性的高强度惊恐发作,只会在一小部分人中出现。

根据世界心理健康调查,大约每 4 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曾经得过或者未来会得某一种焦虑障碍。

这其中包括广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和特定的恐惧症等。

焦虑症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七种类型。

1、分离焦虑。

我们最容易从儿童和热恋的情侣身上看到这种类型的焦虑,后者来自热恋状态下的心理退行。分离焦虑的主要症状包括,当一个人和他的依恋对象,比如母亲或者恋爱对象分离时,会感受到明显的恐惧和焦虑,而这种恐惧和焦虑是和年龄、场景不相称的。

有分离焦虑的人会过度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遭遇不测,或者担心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导致自己失去依恋对象。他们不愿意离开依恋对象,分离焦虑的压力甚至会引发生理症状,比如胃疼和做噩梦。

2、选择性缄默症。

它是指一个人一直无法在应该说话的特定社交场合说话。比如,在很多人参加的商务会议或者聚会上无法开口和陌生人说话,或者像《生活大爆炸》里的拉杰一样,看到女生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3、是特定的恐惧症。

比如,很多人会特别害怕蛇和蜘蛛,就连提到这两个词都会感到不自在。我有一个闺密,她特别害怕长有细毛或者小鳞片的动物。上学的时候,有一次一只鸟误打误撞飞进了教室,一个男生抓住了它,大家都围着看,觉得好可爱又好可怜,闺密却吓得站到离我们三米开外的地方,看都不敢看一眼。我还有一个闺密,能力和个性都很强,她的恐惧对象也很有趣又后现代——她特别害怕机器人,尤其是那种会走会动的机器人。

大家可以看到,恐惧症就是对某些物体或者场景有明显的恐惧、焦虑或回避,患有恐惧症的人表现出的恐惧和实际威胁是不相称的,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表现是过分夸张和不合理的。

4、典型的焦虑症是社交焦虑障碍。

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会对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或者自己被仔细观察的社交场景有明显的恐惧、焦虑或者回避。他们特别害怕其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害怕其他人不喜欢自己,害怕尴尬、被羞辱、被拒绝或者冒犯他人。这种对社交场景的恐惧是和实际的社交威胁不相称的,当事人也知道自己的症状是不合理的。有社交焦虑的人在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还会出现某些身体症状,比如脸红、怕到想吐,或者想上厕所。关于社交恐惧的具体表现和应对方法,我们在之后的章节会有详细的展开介绍。

5、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反复出现的、毫无预兆的惊恐发作,有惊恐障碍的人会担心随时有更剧烈的惊恐发作毫无预兆地发生。

惊恐发作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而强烈的焦虑障碍,经常还会伴有一些身体症状。惊恐发作的人会突然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可能还会有胸闷、透不过气的感觉,以及心悸、出汗、胃不舒服、颤抖、手脚发麻、觉得自己快死了或要疯了,或者失去控制感的症状。惊恐发作每次持续 15 分钟左右,在 10 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几分钟后会自动逐渐消失。

惊恐发作通常没有明显的诱因,所以很多人会以为自己突发心脏病了。还有一些人会在一些特殊情境中体验到惊恐发作,比如在拥挤的人群中或是在商店、公共汽车中。惊恐发作看起来很吓人,但其实比较常见,约有 10% 的成年人都经历过、正在经历或者未来可能经历惊恐发作,其中女性出现惊恐发作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2~3 倍。惊恐发作通常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绝大多数人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就可以从惊恐发作中自行恢复。如果你也时不时地经历惊恐发作,并像我一样正确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反应是焦虑情绪导致的,这对应对你的惊恐发作会非常有用。

6、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不单指对广场有恐惧,还包括对公共交通工具、空旷的广场、密闭的空间、排队、人群或者一个人出门有明显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心理。

有广场恐怖症的人害怕在这些场合,自己会毫无征兆地出现惊恐发作之类的突发症状,或者出现其他会让自己感到尴尬的症状,比如脸红、手抖、心跳加速等,以致事态可能失控,会难以逃走或者无法得到帮助。

7、广泛性焦虑症。

大约每 20 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会得广泛性焦虑症。得了广泛性焦虑症的人会对日常事务无缘无故地感到紧张,虽然没有明确的紧张对象,但总觉得有坏事要发生。他们会过分担心日常小事,比如健康、家庭、人际或工作等,并且容易感到疲劳和坐立不安,他们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出现肌肉紧张、睡眠障碍、换气过度或者心跳过速等症状。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的焦虑症类型之外,不同的民族文化还会衍生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焦虑症。

比如,社交焦虑中有一个普遍的焦虑场景,就是担心自己在社交中尴尬。

然而亚洲人却有一种独特的焦虑,叫作对人恐怖症(taijin kyofusho),焦虑的对象是「冒犯他人」或者「让他人尴尬」,而不是自己感到尴尬。

以上这些不同类型的焦虑症状,如果持续半年以上,就可能变成特定的焦虑症。

焦虑直接的行为后果是,它会导致一个人在特定场景中对特定对象的回避和退缩。

比如,一个人若有社交焦虑,就会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一个人若有数学焦虑,就会回避做数学题和思考数学问题,即使他的实际数学计算能力可能并不差;

一个人若有考试焦虑,就会特别想逃避考试,但因为考试通常是回避不了的,所以他有可能在考场上有手抖、出汗、大脑一片空白等焦虑的生理和大脑反应。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焦虑症

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不是成年之后才患病的,而是在儿童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就早早地出现焦虑症状了,因为缺乏专业的识别和关注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逐渐变成了慢性焦虑。

焦虑症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会起起伏伏,时好时坏。

统计数据表明,在所有的焦虑症患者中,大约只有 40% 的人的焦虑症状会逐渐减少,而其余的大多数焦虑症患者,在一生当中都会反反复复受到焦虑症的困扰。

从全球范围的调查来看,在 12 个月当中焦虑症的发病率相较于终身焦虑症的发病率只是略低一点儿,总体来讲数值差不多。

这意味着,焦虑症在人的一生当中其实都在持续性地发作,从童年到老年的发作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几乎每年都会发作。

而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12 个月内的发病率都跟成年人非常接近。

其中恐惧症和分离焦虑的发病时间尤其早,6~17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率最高,而广泛性焦虑障碍则更多是在成年时期发病。

焦虑症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焦虑的遗传贡献率是 30%~40%。

也就是说,一个人得焦虑症,30%~40% 要归因于他的基因。

有三个主要因素会增加一个人得焦虑症的风险。

第一是性别。

女性得焦虑症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

第二是遗传和家族史。

如果你的家庭成员当中有人患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你得焦虑症的风险也会明显提高。

如果父母有焦虑症,那么子女得焦虑症的风险比父母没有焦虑症的人要高 2~4 倍,出现焦虑症状的年龄也会明显偏低。

童年时期,一个孩子如果是退缩和内向的气质类型,在压力环境下就会更容易感到焦虑。

第三,焦虑障碍也和童年时期的负面经历有关。

父母习惯性地体罚孩子,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做回应,对待孩子态度冷漠甚至反感,父母常年吵架甚至当着孩子面吵架的家庭,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都更大。

父母特定的养育方式,包括对孩子过多干预和挑剔,以及从小缺少可以一块儿玩的朋友,这些环境因素都会明显增加一个人得焦虑症的可能性。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重大生活压力事件,比如经济困境、家里有人生重病或者离婚,也会增加焦虑症的发病率。

基因会通过影响一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来影响他的情绪。

焦虑的人会有认知偏差,更容易把一件事情解释得比较负面。面对同样一个大环境,普通人看到的和焦虑的人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焦虑的人更容易把中性的环境看作威胁,由此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因此,焦虑易感基因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方式,来导致环境对他的影响更消极负面。

很多人认为,因为父母过度控制和挑剔孩子,孩子又较为敏感脆弱,所以孩子才会得焦虑症。

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遗传因素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气质,也会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

具体是这样的:父母自身的基因可能就是容易焦虑的,这从一开始就会导致父母容易出现过分控制的行为倾向。当同样的基因遗传给孩子时,这些敏感的孩子也会更容易因为环境压力(父母的管教方式)而感到焦虑。

所以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的焦虑症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焦虑易感基因的影响,而不只是前者影响后者的单向关系。

本篇选自《大脑修复术》,作者姚乃琳,耶鲁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后,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心理学士。

本书可以给你提供的精神病自我检测和应对指南,帮你增强大脑「免疫力」。

请点击下方书籍卡片,继续阅读全本精彩内容。

备案号:YXA1gezZBy1s4wal0oUPRzk

以上回答来自「盐书刊」电子书

该电子书共 24 节,95% 未读

image.pngimage.png

电子书

大脑修复术

8.5

会员专享 ¥33.60

继续阅读

发布于 2022-08-17 18:59・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