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为什么米格战斗机这么有名?

·

简介:一、改变时代的兵器1951年4月12日,美军出动72架B-29轰炸机(美方资料36架)[1],大摇大摆地跑到鸭绿江上空炸桥,阻止志愿军后勤物资过境。按照美军当时的编制,一个轰炸机联队的全部兵力就是72架。倾巢而出的美军完全贯彻二战的经验,大编队高空突防(发挥自卫火力),战斗机大编队贴身掩护。当时在朝鲜的美国轰炸机联队有两个,第3轰炸机联队开的是B-26,电影《长津湖》里边朝火车丢炸弹的就是他们。第...

image.png

风帽穿甲弹

宇宙军事政治学博士

关注

有些兵器,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是要改变世界的。

比如马克沁和他的机枪,又比如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 AK-47。前者五杀五千,奠定了世界殖民秩序;后者痛扁李菲尔德,将殖民者赶出非洲。

把 AK 画国旗上才叫「武德充沛」

米格-15 就是这样一款让第三世界翻身的兵器。

她出现的时候,所有身上插着螺旋桨的玩意儿,就都过时了。

不过美国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改变时代的兵器

1951 年 4 月 12 日,美军出动 72 架 B-29 轰炸机(美方资料 36 架)[1],大摇大摆地跑到鸭绿江上空炸桥,阻止志愿军后勤物资过境。

按照美军当时的编制,一个轰炸机联队的全部兵力就是 72 架。倾巢而出的美军完全贯彻二战的经验,大编队高空突防(发挥自卫火力),战斗机大编队贴身掩护。

当时在朝鲜的美国轰炸机联队有两个,第 3 轰炸机联队开的是 B-26,电影《长津湖》里边朝火车丢炸弹的就是他们。

第 3 轰炸机联队的 B-26,电影《长津湖》剧照

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主角第 19 轰炸机联队,开的就是 B-29「超级空中堡垒」,江湖人称「东京温暖者」,当年在东京给日本朋友大半夜送温暖的,就是这玩意儿。

30 架 F-80 战斗机提供贴身保护。

FT-624 编号的涵义:战斗机、F-80 代码、第 624 号机

F-80 战斗机,绰号「流星」。

这名字起得很好,一语双关。

当雷达屏幕上出现这亮闪闪的一大片信号之后,中苏空军意识到大买卖来了!苏军第 324 歼击航空兵师起飞了所有能动的米格-15。

60 架米格-15 对阵 30 架 F-80,还有一大票跑都没法跑的 B-29,后果可想而知。

米格-15 照相枪连续射击画面:

当苏军的米格-15 从高空俯冲而下的时候,担任掩护的 F-80 看戏一样毫无反应。

也不是他们不想反应,实在是没法反应。

米格-15 的俯冲速度可以超过 1000 公里每小时,F-80 的最大时速才 900 公里出头,油门踩到底都追不上。

一些试图追击的美军飞行员跟着米格爬升,很快又发现爬升率跟不上对手,爬着爬着米格机就变成小不点了。

爬不动的 F-80 自己也成了米格机群的最佳靶标。被俯冲下来的苏联人打得像流星一样坠落。

CCTV 里坠落的 F-80,大家脑补一下

F-80 追不上跑不掉,自身难保,别提什么护航了。B-29 机群眼看情况不妙,丢下炸弹就跑。

米格-15 苍蝇一样追上去,痛扁慢悠悠逃跑的 B-29 编队。

此时 B-29 编队已经从巡航速度约 300 公里每小时加速到 500 公里每小时,可仍旧只有米格-15 的一半,几乎相当于静止目标。

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自卫机枪是对付螺旋桨战斗机的,对超高速的喷气式飞机屁用没有。

苏联飞行员一路追杀上百公里,打了将近 40 分钟,不少战斗机打光了所有炮弹,直到美机逃过临津江,苏军燃料不足才肯罢休。

美国降落伞,如蒲公英般飞落。

「在天空中同时出现了许多跳伞者,几乎就像空降部队一样。总计超过 100 名美国人被捕。歼灭了至少 20 架战略轰炸机和许多战斗机。这一天载入了美国航空史册。」

——324 歼击师 196 团战后总结

这里多说一句,苏军对照相枪证据非常迷信,就当天苏联飞行员这么噼里啪啦地一顿乱拳,肯定会出现一架 B-29 被几架米格狂殴的情况。全凭照相枪去判读,可不击落 20 架以上吗?

后来志愿军把掉地上的美国人一抓,事情就清楚了。

一架 B-29 上边编制 11 人,任务需要临时增加了一名无线电干扰机操作员和一名观察员,所以是 12-13 人在一架飞机上。

抓住一百大几的美国人,你说打下多少架飞机?

正式战报修正为,击落 B-29 轰炸机 10 架,F-80 战斗机 4 架,米格机无一损伤。[2]

侧面说明,美方资料中的 36 架 B-29 是靠谱的,虽然这份资料没有出版社背书。B-29 这种大型飞机,雷达反射点很多,体积也很大,将 36 架误判为 72 架并不奇怪。

美方战报被击落 B-29 轰炸机 3 架,其他原因损失 7 架,护航美机的战报没有查到。[3]

可以,这个记录很美利坚。

此类春秋笔法美国人用了一百多年了,学名叫「统计口径不一样」,只要不是掉在战区,不是当场咽气,都可以统计到另外一栏去,大家知道就好。

不管咋记录吧,反正这事儿让远东空军直接就炸锅了。

他们就没吃过这么大亏的!

第 19 轰炸机联队能用的 B-29 大约 60 多架,一下子被打掉 10 架,打伤十几架,意味着三分之一左右的飞机不能飞。

最糟糕的是,一百多名机组人员做了俘虏,短时间内还凑不来人头。

这一仗下来,美军的 B-29 连续三个月没法成规模出动。

问题是,活总要有人干啊。如果不出动 B-29,就要出动十倍的战斗轰炸机去完成任务,轰炸效率急剧下降。陆军被打得嗷嗷叫,天天骂空军工作不力。

原资料标注:Formation of B-29s over the daytime skies of North Korea(在北朝鲜昼间空中的 B-29 编队)

一段铁路,用 B-29 一串炸弹下去,能把路基都给你翻过来,造成整条线路瘫痪。用 F-80 去炸的话,一架飞机就挂 2 颗炸弹,能不能炸中尚且两说,你飞这么低的玩意儿……

不是给志愿军防空部队提供靶标吗!

范弗利特陆地打不过去,嗷嗷地给奥托·威兰(远东空军司令)施压,天天嚷嚷着从欧洲抽调 F-86 支援朝鲜。

此时的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李梅(就是火烧东京那个),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是铁杆的 B-29 粉丝,坚信 B-29 天下无敌。被打成这个样子一定是战斗机护航不力。

人家范弗利特虽然是陆军,可思路很正确,加订单!把那个权重 9.0 的东西拉出来。

1951 年 8 月,120 架 F-86 到货,美军第 51 联队、第 4 联队抽调精锐飞行员换装 F-86 战斗机,开始为执行「绞杀战」的 B-29 轰炸机护航。

第 51 联队涂装:一道杠(前面的红黄蓝三道杠表示这是一架大队长飞机)

第 4 联队涂装:两道杠。FU-158 意思是战斗机、F-86、第 158 号机

有 F-86 护航,总没问题了吧?

新飞机是来了,可脑子不是新的呀!

美国空军实在是太庞大了!大量螺旋桨飞机装备存量无法短期内替换。

1951 年「绞杀战」开启前,远东空军集结 30 个联队,加上海军 12 艘航母,7 艘护航航母,以及英军的航母,可动用的飞机粗略估计一万架左右。由数千个机组轮番驾驶,对志愿军后方运输线狂轰滥炸。

问题是,F-86 才 120 架,怎么可能掩护一万架友机呢?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美国飞行员要驾驶落后的 F-80 系列甚至螺旋桨飞机独自出战,只要碰上中苏空军,那就是老鼠见猫。

福吉谷号(USS Valley Forge ;CV-45)照片拍摄于长津湖战役期间(1950 年 11 月) F4U 战斗机尾翼上的 NP 意思是 N:太平洋舰队;P:CVW-21 联队。这种老飞机是米格-15 的极佳猎物

美国人的老旧飞机刚好撞在志愿军新米格的炮口上。中美之间的空中较量正式拉开。

二、不好驾驭的米格

才拉开?

没毛病。1951 年前半年,志愿军飞行员基本都处于打酱油的状态。对抗大机群的任务是苏联空军的,中国空军就负责打那些落单或者被冲散的「边角料」。

美国人出动大机群,我们捞不着肉吃,小机群分散轰炸,机会就来了!

不过机会是不容易抓住的……

1951 年 11 月 9 日,一架英国 FMK-8 侦察机飞到清川江南侧侦查,王海率 3 架飞机前往追击,可是我军 4 架飞机打光了炮弹也没能击落敌机。

——王海将军宣传资料

如果把时间和人物隐去,记在印度空军头上也没啥违和感。

中国飞行员一开始就是这么一群有勇气没技术的菜鸟。幸运的是米格-15 是一架对菜鸟非常友好的飞机。这个「友好」体现在那 3 门「没良心炮」上。

米格-15 武器包特写:

那门粗的叫н-37 型 37 毫米炮,主要打轰炸机。细的那 2 门叫нс-23км型 23 毫米炮,主要打战斗机。

武器包里为 37 炮准备了 40 发炮弹,23 炮每一门 80 发,总共就 200 发炮弹,如果按住发射键不放,只能维持 9 秒钟的射击!

九秒什么概念?眼睛一闭一睁,打光了。

F-86 表示:美利坚最不缺的就是子弹

但是!威力足以弥补炮弹的不足。

这些「没良心炮」原本的任务是打轰炸机的,打战斗机简直丧心病狂。只要打中,非死即残,特别是 37 毫米炮,打 F-86 这种东西一炮就碎。

B-29 飞行员代言 37 炮的效果

苏联设计师的意思很明显,你们训练完就上去,对着敌人就搂火,打完 200 发炮弹就算为国尽忠了。

至于中不中,那要看信仰。

早期的志愿军飞行员没搞清楚,吃了不少闷亏。两个口径,意味着两种初速,两条弹道,如果瞄准远处的敌机,那必然有一种炮是打不中的。

王海大队这样的飞行尖子部队都能打飞 800 发炮弹,可见这一设计的坑爹之处。后来重新设计的米格-19(歼-6)就彻底摒弃了双口径理念。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摸索!实践出真知!

「学员都所抱有一颗赤诚之心,不屈不挠去训练,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肩上的使命是什么,所要面对的未来又是什么。餐具都是泥烧的,平时都吃大杂饭,礼拜天弄一个红烧肉、吃个大馒头就是改善生活,炊事班长把门,只准吃不准拿,大家吃得都弯不下腰。」

——王海将军采访

理论上说,只要足够近,两种炮的弹道差小于敌机的体积,就能同时命中。

经过大量的实践,志愿军发现,当把炮弹汇集点调整为 200 米,在 0-250 米范围内,两种机炮大概率是可以打到一架飞机上的。

这个距离后来叫做「空中拼刺刀」。

掌握科学原理,志愿军的技术突飞猛进。

可事情没完。空战是运动的,双方都在高速移动,我们当然希望贴近敌机 200 米,可人家会跑的呀!怎么贴上去呢?

那我们就要比敌人飞得高,俯冲下去!

滑雪下坡都玩过吧,坡上的滑下去,肯定比坡下的快。

空战理论层面管这个叫做能量更大。谁飞得高,飞得快,谁能量就大,就能追上敌人。跑的时候,也能叫速度慢的敌人追不上咱。

Boom&Zoom,简称 BZ 战术

我们贴近敌人,打了就跑,不要跟技术更好的美国人缠斗。

这就叫中国智慧。

志愿军新手们充分发挥米格-15 的优势项目——大威力航炮和爬升性能。

规避了自己的弱点——技术不好、经验不足和飞机盘旋性能差。

痛失战果仅仅 9 天之后,11 月 18 日,空三师碰上了大买卖——

美军派出 9 批次将近 200 架战机攻击我后方铁路枢纽。大部分是 F-80、F-84 这种次品机型。

苏美飞行员很快战成一团。

趁着空中一片混乱之际,王海的一大队俯冲攻击 60 架敌机的大编队。

F-84「油挑子」在米格-15 面前只有挨打的份(PS-652 涵义是:陆军战斗机、F-84、652 号,拍摄时美国空军尚未成立,用的是陆航编号)

这是把美国空军打抑郁的一战。

虽然是 60 对 6,可面对速度高达 1000 公里每小时的米格机,F-84 空有数量优势,却连还击都做不到。眼睁睁看着米格-15 从头顶俯冲下来,打完就爬升。

美军也不是泛泛之辈,立即组成一个圆圈阵,只要米格机敢于追尾攻击,后面的美机就开火。这样互相掩护,希望能耗尽进攻方的油料。

可惜这一回他们碰上了善于思考的中国人。

不能从屁股打是吧?

从头顶进攻不就行咯。

高 Yo-Yo 机动,一种「从天而降」的打法

王海大队爬升后俯冲攻击,抵近开火,当场就打爆一架,剩下的美机被冲散,5 架敌机被击落。[4]

王海大队一战成名!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初步掌握了米格-15 这种划时代兵器。

中苏空军的活跃,让美军战斗机队伍不断地损失,故障率极高,一直凑不出优势性的数量。

三、豪赌的美国人

1951 年秋,美军发动「秋季攻势」,「绞杀战」逐渐进入白热化,尽管面临米格-15 的严重威胁,在范弗利特一再催促下,美国空军不得不铤而走险。

空军高层一合计,问题还是出在 B-29 身上。没有这个东西,是不可能摧毁志愿军后勤的。

美国人计算过,要满足几十万志愿军的补给需求,只需要 120-150 车皮。

一列火车可以挂 50 车皮,这么计算的话,只需要三列火车,就能让志愿军作战一天。

但这种运输量如果由 5 吨卡车承担,需要 1800 辆卡车!

显然,三列火车可以一夜之间开到前线,美军无论出动多少 F-84 轰炸,只要不能大面积破坏铁路,早上炸一两个弹坑,晚上志愿军就修好了。

排除定时炸弹的铁道兵

怎么办呢?

必须得用 B-29 把那段铁路都给扬了!

鉴于 4.12 惨案过于深刻,美国人调集上百架战斗机,祭出李梅将军的经典战术。

首先,B-29 编队由 F-84 机群严密保护。

这种方法早已被证明是吃力不讨好的,可美军高层脑子转不过来。

F-80/84 是喷气机,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低速,两种飞机是很难编队飞行的。即便勉强成型,高度低、速度慢的「油挑子」也自身难保,只能起到披虎皮吓唬人的作用。

所以,美国人准备了后手。

数量不多的 F-86 机群在轰炸机编队前方开路,扫荡任务空域。

这招相当厉害!

如果我军起飞迎击 F-86 机群,那就是消耗战,等打完了,油也差不多了,这时候轰炸机正好到头顶,后勤部门必定损失惨重。

如果我们不理会 F-86,专门去对付轰炸机,那么在我方机群爬升的时候,敌人的 F-86 将占据高度优势俯冲攻击我方。这个亏可就吃大了!

当年李梅在轰炸德国的时候发明这个打法,两个多星期基本粉碎德国拦截机群的抵抗。

同样的招数在朝鲜会怎么样呢?

随后发生的事情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大人,时代变了!

李梅的战术能够成功,是建立在 P-51 战斗机超长的滞空时间基础上的。

F-86 这个东西耗油大载油少,最大航程只有 1200 公里。如果想要增加航程就必须携带两个不能丢弃的副油箱!(早期型)

请注意副油箱与机翼是刚性连接的,不可抛弃

即便换装可抛弃油箱,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因为从基地飞到清川江差不多 400 公里,在任务区抛弃副油箱投入空战,20 分钟内必须结束战斗,否则存油飞不回来。

油量一直是非常紧张的!

驻扎在水原机场的第 4 战斗机联队就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官方绰号——「第 4 滑翔机联队」。[2]

因为他们的飞机经常要关掉发动机滑翔到机场附近,再打开发动机降落。

还记得前边说过苏联空军追杀了美国人 40 分钟的事情吗?谁留空时间更长,这不幼儿园小朋友都算得清楚嘛。

死抱着二战成熟经验不放。教条主义害死人呐!

这一回,美军出动了本土刚刚过来的 307 轰炸机联队的 9 架 B-29 轰炸机。

307 联队机徽,该联队现驻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Barksdale)空军基地

任务之所以由 307 联队执行,是因为第 19 联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被打出了心理阴影。

B-29 乘员与迫降的战机合影,请注意机尾射手位置的 37 炮弹洞(未爆炸),想象一下尾炮手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

可以理解,一闭眼就看到米格机给你贴脸上开炮,谁不做噩梦啊。

这支贴脸上输出的队伍是志愿军空 4 师。

1951 年 9 月开始,空 4 师进入朝鲜轮战。

与恪守不超出地面雷达指引范围的苏军飞行员不同,志愿军飞行员屡屡飞越清川江追杀美军,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0 月 5 日,空 4 师 10 团伏击美军,击落 3 架 F-80,击伤 2 架;

10 月 10 日,12 团 2 大队击落 4 架扫射的美军 F-80;

10 月 16 日,空 4 师击落 7 架 F-86,击伤 5 架。

志愿军空军的活跃,让美军战斗机部队超负荷工作,按照美方记录,飞行员一天平均要出动四个小时。

不要小看四个小时,别说开飞机了,开四小时高速试试?汽车开累了还能停服务区,开飞机他不能停啊。

美军的行动打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冒险性。

10 月 20 日,空 4 师回国休整,美军压力大减。

10 月 23 日美军终于凑齐了人手,开始向「米格走廊」中的预定目标出发。

307 联队攻击航线(出发地冲绳)

然而刚刚飞临济州岛附近,307 联队就收到了气象部门的通告,有超出预计的强逆风,且目标区域有大量云层,无法目视轰炸。

307 联队都无语了,飞到一半了,你告诉我看不到目标?

无奈,美军只能转为无线电导航轰炸。

那年月 GPS 还没有发明,这套名叫「SHORAN」的导航系统是利用三角函数来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的。

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这个任务由导航员负责。「SHORAN」系统有两个致命缺点:

首先,进入「SHORAN」规划的导航线路之后,轰炸机是不可以进行任何机动的,必须一条道走到黑,否则就丢不准了。

其次,会导致机群无线通信激增,就像夜空中的灯塔一样吸引苏军无线电监听员。

美国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因为强逆风,307 联队的轰炸机速度更慢,进入预定空域的时间拖后了一点,导致 F-86 机群不得不延迟起飞。

可延迟多少,协调又出现了问题。

结果是,当 307 联队已经快进入任务区域的时候,F-86 机群才刚起飞 30 分钟。

这还不出事就有鬼了!

苏军 196 歼击机团飞行员合影

苏军第 303 歼击师起飞 58 架米格-15,作为第一梯队攻击 B-29。经验更丰富的 324 师出动 176、196 两个飞行团,掩护 303 师。

双方遭遇的时候,美军 307 联队的 B-29 编队正好在投弹航路上,既无法机动也不能调整编队。应该在前面掩护的 F-86 此时正在身后苦苦爬升。

苏军凭着高度优势直接从美国护航机队的头顶上飞了过去,直扑倒霉的 307 联队。第一轮俯冲就打掉了至少 2 架 B-29。自卫火力唯一的战果是打中了并排飞行的友军。

事情的发展简直就是 4.12 空战的翻版,307 联队的 B-29 连连中弹,F-84 机群自身难保,匆匆赶来的 F-86 也被 324 师的米格机拖住,根本没法靠近轰炸机群。

仅仅 15 分钟,3 架 B-29 被当场击落,3 架重创并在迫降中全毁,剩下的 3 架也满身弹痕,本应该与米格机死战的 F-86 无伤返航,连个弹孔都没有。

307 联队气疯了,把空中对话的录音拿到空军司令部告状。

「黑色约翰 A(护航的 F-86 机群呼号是『约翰 A』),抓住米格机编队!」

「抓住它们!它们正奔着我们来了!」

追杀而来的米格-15(B-29 乘员拍摄)

「对不起,伙计,我们办不到。」

呃,这什么友军啊!

远东空军被彻底震惊了。

战略空军司令寇蒂斯·李梅亲自跑到朝鲜金浦机场同 F-86 飞行员们谈心,大骂 51 联队「懦夫」。

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也跑过来劝架,在听完 B-29 尾炮手们愤怒的倾诉后,这几个老顽固终于相信 B-29 不再是什么「空中堡垒」。

她就是一个空中窝棚,一打就着的那种!

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在朝鲜同 B-29 机组成员交谈

一名参加这场空袭的美国中校将 B-29 的惨痛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黑色星期二——飞越南市》,细节满满,甩锅无数,很值得参考。

B-29 过时了,大编队也过时了。面对中苏空军的坚决截击,即便以大量 F-86 护航也保不住这些笨重的老古董。

更糟的是,志愿军抓「边角料」的水平日益增长,F-86 自己也不是那么保险。

怨气都被撒到 B-29 头上。这插着电风扇的过时玩意儿就不适合上天!

在一系列飞锅之下,范登堡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B-29 不再执行昼间轰炸任务。

别吵了,不飞就行了。

一架 B-29 的打击威力,相当于 3 架 B-26、13 架 F-84,范登堡的决定等于给战斗轰炸机部队挖了一个大坑。

美国空军被迫用 F-80 一类的战斗轰炸机强攻志愿军地面防空网。

B-29 好歹飞行在志愿军大部分高射炮的射程之外,不太好打。F-80 一类的飞机都是低空轰炸,别说高射炮,就是普通的轻武器都可以打得到!

F-84 最终承担了所有

美军战斗轰炸机在随后的几个月空袭中付出了惨重代价,范弗利特的独生子詹姆斯·范弗利特就是在这期间被志愿军防空部队击毙,连渣都没找到。

美国飞行员将清川江以北的空域命名为「Mig Alley」,视做畏途。

本来,战争打到这里已经毫无悬念。不能阻止志愿军陆军的行动,美国空军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美国陆军都躺平等回家了,你们还折腾个啥。

但是奥托·威兰觉得远东空军还能再抢救一下。记得有个名人说过,人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人就没有问题。

只要把米格走廊的米格机都打下来,这不就没有问题了吗?

1952 年开始,美军开始尝试以 F-86 主动猎杀米格-15,希望用这种方式拆解米格走廊。

四、偷袭与反偷袭

Mig Alley,中文翻译为「米格走廊」。其实这个翻译并不准确,也很勉强,因为英文中走廊一词是「corridor」,比如河西走廊翻译为「Hexi corridor」。

从地理来看,米格走廊叫做「Mig corridor」似乎更准确:

那么,美国飞行员口中的「Alley」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真不是走廊的意思,而是一个更加凶险的含义——后街小巷!

这种环境在美国俚语中就叫做「Alley」。

不用任何语言描述,正常人都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

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中,这种小胡同在美国都是犯罪区域的代名词。黑帮、流浪汉、变态杀人狂、终结者机器人,什么阴暗的东西都在这里出现过。

美国那个治安,一直就没个好,枪下亡魂一年几万,刀捅死的不知多少,类似芝加哥这种地方,警察跟摆设差不多,「Alley」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了。

要不汤姆逊冲锋枪为啥叫做「芝加哥打字机」嘛。

所以,「Mig Alley」的意思其实是一条经常有米格战机出来刨锛打劫的胡同。

你想想,带了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

这什么心情,葛大爷已经为我们演出来了。

美军的 F-86 老是要护航轰炸机,飞不高也飞不快,屡屡被志愿军的米格机偷袭得手。

就像美国电影里的黑帮,动不动就在胡同里给你一闷棍,追不上打不着的,特别郁闷。

那么换个思路,F-86 主动出去找志愿军,情况不就改变了吗?

可以说,美国人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思路,虽然已经不是正确的时间了。即便不算苏军的米格-15,中国买入的米格机也高达 1800 架,是 F-86 数量的两倍以上。

想用耗尽中国人飞机的方法拆解「米格走廊」纯属幻想。

美国人的努力可以解释为,虽然他没法干掉你,但就是要做点事情恶心你。

美军以 F-80/84 系列为诱饵,在志愿军起飞迎战之后,F-86 机群再冲上来交战,用这个办法把米格-15 拉入缠斗。

这办法比挨打好一点,实际上仍旧非常凶险,因为米格-15 的炮太狠了,磕着就死,擦着就伤。

1952 年 2 月 10 日的空战中,美军护航机队与志愿军米格机群战成一团。

当时还是新手并且与部队失散的张积慧在一片混乱中抓住了一架敌机,连发三炮(就一个点射)。

其中一发 37 炮直接命中座舱附近,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当场就给打死了。

一个几千小时的「双料王牌」,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个新手抓住。

偷袭!

啪!

死了。

见了上帝他说啥呢?年轻人不讲武德?

硬碰硬,用上千小时的老飞行员去和中国人交换,美国人换不起。

但美国空军也不傻,如果把这个诱饵战术扩展一下,一路跟到机场去,不就搞定了吗?

这就是美军的「猎杀小队」战术,专门在大战后偷袭降落阶段的中苏战机。

此时我方战机已经没油了,无法还击。

机场的地面防空部队也够不着那么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被打下来。

甚至,由于高度太低,很难跳伞,一旦被击落就是人机俱损,损失宝贵的飞行员。

这一手相当阴毒,志愿军战机损失率开始明显上升。

当时我们就觉得奇怪,明明我方雷达完全覆盖了北朝鲜上空,美国人是怎么溜进来的呢?

后来才知道,朝鲜多山,会遮挡雷达波。而且当时的苏制雷达有一个特点,不能架在山上,否则见远不见近,敌机到跟前了都看不见。[5]

这就给了美国小机群低空渗透的机会。

PU-605 证明这是美国空军成立前试飞的早期机型,F-86 设计之初就非常重视低空性能

这种低空突防的战术后来被用到巡航导弹上,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战斧」导弹。

换句话说,低空渗透至今无解!

1952 年 9 月 4 日,美军趁着阴雨天气轰炸拉古哨发电站。

原以为在这种天气志愿军不敢起飞,没想到志愿军 16 架战机起飞迎战,一个俯冲下去,击落美机 2 架,击伤 3 架,迫使美机丢掉炸弹逃跑。

本来这是一场大胜,偏偏在降落的时候,美军猎杀机群尾随杀到,6 架米格机被击落击伤,牺牲 2 名飞行员。

这老被人家堵在家门口打也不是个办法,得想办法收拾这些美军精英小队。

要收拾精英,硬扛损失太大。

当时的志愿军空军司令员聂凤智提出一个思路,在一域多层四四制的基础上,改大机群为多批次出动的小机群。

这样就分散了各机群降落的时间窗口,后起飞的战机可以为友军提供掩护。美国人不是特别喜欢低空渗透吗?

低空意味着低飞,低飞就可能会被巡逻的米格-15 抓住!

对于渗入我国境内偷袭的美军来说,在鸭绿江以北被缠住,哪怕是个平手,也会因为油料耗尽而落在海上。

猎人与猎物的角色转换,往往就在一瞬间。

志愿军开始有意识地组织掩护机组起飞巡逻。美机只要看到这些掩护机组一般也就不敢来了。

但架不住有头铁的。

这人叫费希尔,是个奇男子。

这人十几岁就开飞机,后来进入美国空军。

他头铁的地方在哪呢?一般「猎杀小队」看到没机会就走了,他不一样,非等到掩护机队降落的时候去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要打黄雀,你说这脑子清奇不清奇。

但是在那一天,有一个人预判了他的预判。

这个人叫韩德彩,1953 年 4 月 7 日那天与长机一起巡逻。

完成任务的时候,他准备降落,地面观察哨突然发来无线电:「空中有敌机,停止降落。」

地面怎么知道的?

虽然雷达不容易发现,但我们有眼睛,可以看啊!

韩德彩听见叫声紧急拉起战机,却没看到敌机在哪。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动作也骗过了敌机,敌人以为他降落了,于是放心大胆地攻击长机。

刚好被拉起来的韩德彩抓了个正着。

一番缠斗,凭着对机场附近地形的熟悉,韩德彩抓住机会把规避山崖的费希尔座机打成两段。

在这种情况下,费希尔竟然弹射成功,囫囵个落地了。

搞笑的是,费希尔落地后假扮苏联飞行员,向当地村民问路。

中国农民看着他一身的闪亮勋章和洋货,当场抄起扁担锄头给他捆送公安局。

看,装 X 没有好下场吧。

进了战俘营的费希尔很不老实,又试图假扮苏联飞行员,想要劫持飞机逃跑。

但他不知道志愿军纪律严明,没有命令根本靠近不了飞机。

于是,他在新的监狱乖乖待到 1954 年,最终被交换回国,交换他的那个人,叫做钱学森。

中美建交前夕,这个费希尔又假扮「飞虎队」的老飞行员跑来中国,终于见到了当年击落他的韩德彩。

这人,确实挺有意思。

韩德彩击落费希尔后不久,即回到北京参加「五一节」典礼,没等再次回到朝鲜,战争就结束了。

志愿军的空战成绩就此停留在 330 架。

米格-15 与 F-86 之间,终究没有分出胜负。

五、美军一直认为自己是胜利者

如果仅仅从米格-15 对战 F-86 的结果来说,朝鲜空战总体是个平手。

美国空军仅凭 120 架 F-86(后期不止),就维持住了朝鲜北部的空中进攻态势,中苏空军主要遂行国土防空作战,对陆军没有任何支援。

因此,虽然损失了更多的飞机,美国空军一直宣称是朝鲜空战的胜利者。

但如果从整个战争的脉络来看,正是中苏空军的积极表现,美军螺旋桨轰炸机再也无法重复二战的辉煌,并在 20 世纪 50 年代全部退役。

B-29 的缺席是美国空军损失惨重的间接原因

因为截至 1951 年底,志愿军有 85 毫米高射炮 120 门,76 毫米高射炮 60 门,但是却有 37 毫米高射炮 956 门!

正是 B-29 的退出,让众多战斗轰炸机暴露在志愿军防空部队的炮口下。

至朝鲜停战,志愿军防空部队组击落了 2335 架美国飞机,击伤 7512 架,人均二等功不是说笑的。

根据美国空军参谋富雷特尔的《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一书:美国空军损失战机 1466 架,海军陆战队损失 368 架,其他国家损失 152 架。

因为空军和海军的历史梁子,富雷特尔没有说海军的损失。

所以我们只能再去找资料,根据《The Naval Air War in Korea》一书的记录,海军损失舰载机 1248 架。

加起来 3234 架。部分仆从国的损失没有记录(如澳大利亚)。

中方只认领 2665 架。

一直以来,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美国人百般掩饰空战损失,以《F-86 Sabre vs MiG-15: Korea 1950–53》一书为例。

美军部署的 674 架 F-86 中坠毁 224 架,其中空战损失 78 架,地面火力损失 19 架,非敌对原因损失 61 架,故障损失 40 架,燃油耗尽损失 12 架,失踪 12 架,其他 2 架。

非敌对原因是什么意思,我找了很久的资料。

终于在汤普森和麦克劳伦 2002 年出版的《MiG Alley - Sabres vs MiGs over Korea》一书中,「非敌对原因损失」翻译为「任务损失」,才让我如梦初醒。

意思是,承认是战斗任务造成的损失,但不是因为被打下来的,也不是因为故障掉下来的。

是不是竹竿子捅下来的,不清楚。

总之,只要科学统计,F-86 就可以留下战斗损失 97 架,非战斗损失 127 架的光辉记录,印度空军直呼内行。

至于中苏空军的损失,美方的统计也很有意思。

统计依据只有一条,就是照相枪。

美军飞行员皮特·费尔南德斯 1953 年击中的一架米格-15(算击落)

打中算击伤,打冒烟算击落。

该统计方法很不合理,仅 F-86 的照相枪就算出击落 879 架米格。

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韩国学者根据美军战时纪录合并统计,算出击落中苏米格-15 战机 2000 多架,其他飞机 1000 多架。

这个数据竟敢堂而皇之地写进《韩国战争史》。

可以,这很韩国。

据说是重伤迫降的焦景文座机,注意右翼比左翼短了一截(被打断了)

有点好笑对不?当我继续深入了解那一段历史之后,才发现这不怪美国人。

大家想想,「Mig Alley」啊!这么多王牌都死在里边了,每一个美国飞行员是拿命在拼的!

如果对战果进行严格判读,那么负责判读的那个人就有了很大的解释权。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一个连毒品都禁不住的国家,设置这种权力会导致什么后果?

飞行员在前面流血牺牲,回来还要面对刀笔小吏的诘问。你说你击落了米格机,它为啥没爆炸呢?你说打掉了半边翅膀,可明明有迫降成功的案例。

人类都有用手上不多的权力恶心他人的动机,这么计算战果,下次谁还拿命去拼?

干脆,有照相枪证据就发奖金,这才是有利于保持积极性的制度。

制度不一定要追求最好的结果,但一定要避免最糟糕的结果。美国人的制度不一定正确,但在对人性的把握上,是有独到见解的,值得学习。

在美方咬定自己 F-86 空战损失 78 架,击落米格机 800 多架的情况下,胜利自然属于美国。

虽然战略任务他一个都没完成。

也许,正是因为美国空军没有完成任务,才这么在乎自己到底击落了多少米格机。

参考资料:

[1]《朝鲜战争中的苏联空军》,林晓光,《西伯利亚研究》杂志

[2]《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1950-1953 [J] . Robert F. Futrell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 年

[4]《志愿军勇挫强敌的十大战役》 作者:姚有志 李庆山 白山出版社

[5]《碧血丹心千里眼: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雷达兵》

备案号:YXA1OrLPnB1H8zaGAmC0PLg

来自「盐知识」专栏《抗美援朝:影响国际格局的开国之战》

继续阅读下一篇:朝鲜战争最无辜的国家,半副残躯逆天改命查看本专栏全部4篇

朝鲜战争,朝鲜最为无辜。 朝鲜半岛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为战败国,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 作为日本的殖民地,积极抗日的战胜国,朝鲜半岛也被分裂为朝鲜与韩国。 这是霸权国家在 20 世纪最无耻的操作。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有人想过朝韩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吗? 壹、战胜国 这是一张雅尔塔会议的恶搞照片,这当然不是历史,却很好

发布于 2023-02-09 18:28・IP 属地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