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依恋关系。依恋关系是我们和其他人建立的情感纽带,反映了我们在一段关系当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比如我们小时候,依恋反映的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不值得爱的印象。1.安全型依恋对于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他们小时候,妈妈对他们的情绪需求做了很积极的回应,他...
纽约大学 应用心理学硕士
恋爱时的过分粘人和患得患失,很多时候是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体现。但如果你愿意,你其实可以帮助她改变焦虑体质。
一个非常好看的姑娘向我求助:「我的三次恋爱都不顺利。每次都是男朋友嫌我太粘人,太无理取闹。我也想独立一点,但我很没有安全感,我怕他一离开我的视线就去聊骚其他小姑娘。我还有救吗,我该怎么改?」
先说结论:这个姑娘看起来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一、安全型依恋 VS 焦虑型依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我们和其他人建立的情感纽带,反映了我们在一段关系当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比如我们小时候,依恋反映的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不值得爱的印象。
童年的这种依恋经历,会影响到成年后我们亲密关系的建立和人格特质的形成。我们的成人依恋类型往往和儿童时期的依恋类型非常相似。
1.安全型依恋
对于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他们小时候,妈妈对他们的情绪需求做了很积极的回应,他们会安心地出去探索世界,如果在外面怕了累了,他们知道还有妈妈这个港湾给他们遮风挡雨。
这些孩子内心是安全的、强大的,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内心始终有个依靠,有个信任的对象,有安全的感觉,这些都使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在亲密关系里和伴侣建立彼此信任的健康的关系。
2.焦虑型依恋
也有另外一部分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成为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他们心底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成年后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恋爱中特别容易患得患失的小伙伴,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焦虑型依恋的孩子,而他们的父母可能是过度反应型的父母。比如对孩子的态度常常很不稳定——有时对孩子非常热情疼爱,有时又可能非常冷淡,造成孩子对妈妈矛盾的感觉。
所以,当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信任父母,是不是可以求助于父母——这样的孩子不信任自己的妈妈,常常表现出情绪上的过分索取,反复确认父母是否爱自己。
长大后,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他们常常会时不时就需要确认对象对自己的爱,对对方依赖性和占有欲极强,不信任对方,怕失去——所以会不断向对方索取情绪价值。
不过,依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你的小时候的依恋类型可能是非安全依恋型,如果在现阶段亲密关系里,对方能够持续给你提供安全信任的体验,你的大脑就会重新录入这些生活中的崭新的体验,让你有能力全身心信任对方。
反之,一个母胎安全型的人,也可能因为一次撕心裂肺的背叛,而在之后的感情里患得患失。每一种类型都可能转化为其他类型。
在外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学会经营和伴侣的亲密关系,是转变依恋类型的最好方式,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是治愈心灵伤痕最好的机会。
所以,「缺爱导致容易焦虑」——这可能是你暂时可以用的理由,但不是你可以一直用的借口。
依恋关系理论,确实是心理学当中一个公认的对亲密关系有预测性的理论。但我们不能捡着个理论当个宝,把事情简单化,把责任都推到妈妈身上,不仅不公平,更无助于解决问题。
我们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只要愿意,咱们就可以改变。
二、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依恋类型
我们总是喜欢给人贴冰冷的标签,喜欢把一类人归为「正常人」,而把不符合正常人标准的都归为「有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恰好是焦虑型,你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不是「标准化」而感到不舒服甚至羞耻。
其实根本没必要。
我们不一样,不过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开出了不一样的花朵,有自己独特的需要面对的问题罢了。
而且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里的安全感状态,其实并不稳定,会受到我们当下状况的影响。
比如在人生低谷期——生病、失业的时候,我们在一段关系里常常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害怕对方弃自己而去;
但是如果自己处于人生高光期,比如身体健康、升职加薪,面对同一个对象,我们在关系里的不安全感则会大大减少。
男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你近来事业受挫,而你的女朋友却常常跟一个事业有成、长得帅的单身男同事一起工作,你在这段关系里很容易会变成焦虑型依恋。
又比如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对生活和感情都缺乏经验,而且受到旺盛的荷尔蒙的驱使,做事总是冲动而莽撞。感情是什么,到底会怎么发展,自己会投入多少,会不会有结果,年轻的我们对这一切都没有控制。所以面对一段感情,青少年会更容易焦虑和感到不安全。而当经历了几次感情,知道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对情感的态度变得成熟了之后,我们在未来的关系里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有把握、有控制,也就变得更加有安全感。
另外,伴侣的影响也很重要。
如果你的伴侣在你觉得焦虑的时候,不但不安慰,甚至用一种不耐烦的态度离你一丈远,这肯定会让你感到更加焦虑。
反之,如果对方在你感到不安全的时候,温柔安慰你,用行动向你表达在乎,你对这段关系的安全感和信心自然会增加。
所以说,亲密关系不仅是儿时依恋类型的延伸,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也是一个改变依恋类型的大好机会。
一个好的伴侣可能改变你的依恋类型,治愈你,修复你缺失的安全感。
三、实操建议
接下去,重点来了。
「如果我就是在恋爱中容易患得患失、用力过猛的那个,有时候还会把对方作跑。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状态呢?」
今天和你分享 3 个方法。
第一步:自己处理焦虑情绪。
焦虑的根源在于对一件事情有失控的感觉——比如说你会觉得你对这段关系的未来没有把握,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离你而去,这种不确定的失控感让你焦虑,让你需要不断确认对方的爱。对吗?
但是你要知道:长期关系不是架空的,它就是一个个当下你们相处的瞬间组成的。
我们很多时候焦虑,就是因为想得太远了,总想抓住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视了现在——你不想在未来失去它,最实际的做法,就是把握好这一个个当下,在每一次相处中给对方创造美好的体验。
人不可能控制一切——你能控制的,也只有一个个当下。
想清楚上面两点之后,拿出一个小本本,用日记的方式把你现在焦虑的想法、情绪、感受,全部写下来,把这个负担卸在纸上。
在写的时候,可以重点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并且写下你的答案:
1.整件事情上,哪一点或者哪几点,是我可以控制的呢?
2.我可以控制的这一点或者几点,切入口在哪里,也就是我实际上可以怎么去做呢?
3.除了可控的部分,这个事情中有哪些事实是我完全不能控制、必须接受的呢?
当你把这三点都想清楚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明确的可以努力的小目标,也就有了对一部分事情的控制感,人一旦有了一定的控制感和努力的方向,焦虑自然会缓解。
然后就行动吧,把你能够控制的做到最好,放手你无力改变的。
第二步:向对方寻求支持。
如果你已经在一段关系中了,让他和你一起面对也是很重要的。对方的行为是帮助你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你需要尽早和对象好好谈一谈,一旦对方对你的感情被你的过分索取消耗完了,再谈的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找个感情浓度比较高的机会,和他进行一次深度谈话。
沟通可以围绕这样几个点:
1.诚实地告诉对方,自己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可控的焦虑情绪。
2.表达自己很珍惜和他的关系,有强烈地想改变的意愿和决心。
3.告诉他,在你对感情有焦虑情绪的时候,你需要他什么样的回应(需要非常具体有可操作性,让他知道能怎么做)来帮助你建立安全感。比如,「每次你回来晚我就会焦虑,不过你回来以后紧紧抱我一会,和我说说你做了什么,我就会觉得很安全」。
4.量化他每一次的包容和理解,情绪过去后,给对方一定的奖励。比如爱的亲亲抱抱;和对方分享自己一个小秘密;给对方做一个甜点等等。
我接下去解释一下为什么这 4 点那么重要。
【对他的好处】
如果他真正喜欢你,他会:
1.理解你的焦虑形成的根本原因,就不会认为你在无理取闹,对你的固定行为模式会变得更加耐心。
2.你让他明白了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在下次面对你的情绪时候,他就会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不会手足无措,或者想逃避。
3.在情绪后,你用语言或者行动感谢他的包容和理解,对他来说,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喜欢的人的正向反馈,这会给他更多动力继续给你提供安全感。
【对你的好处】
1.话说开了,减少纠结和自我否定,减少心理负担。可以留出更多的意志力资源,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不安全问题。
2.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期待,你就会有更强烈的改变动机和决心。
3.喜欢的人给出的正面反馈带给你关于亲密关系的积极的体验,对方持续输出的安全感,让你的大脑慢慢录入安全的新体验,来替代不安全的旧体验。
以上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帮助你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而且,你的自我暴露和他对你的接纳,这个过程是双方都在对这段感情做投资,会有效升级你们之间的亲密感。
第三步:对事情进行重新解读。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特图斯(Epictetus)有一句名言:「人们不会因事实而感到沮丧,而是因其对事实的看法而感到沮丧。」
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喜怒哀乐的反应,不是取决于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先入为主的信念和看法是什么——很多痛苦来源于我们习惯性地看待事物的角度。
比如男朋友半天没回复消息,有些人就会倾向于把这个事情负面解读为「他在撩骚」「他不爱我了」「他敷衍我」,而不是「他在忙工作」「他可能有其他事情」这类中性的解读。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看待感情的信念是有问题的、让你痛苦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做调整,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感情的目标。
认知心理治疗师埃利斯(Ellis)提出了一个的 ABC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去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
ABC 分别为——触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A)、信念(Beliefs,B)和结果(Consequences,C)。
我们对一件事情信念一旦改变了,情绪自然会改变,随之而来的行为/结果也会改变。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场景一】
触发事件:最近男朋友回家后都很少对我像之前那样先亲热地抱抱或者笑笑,反而是闷声不响坐在沙发上,问他什么也不说。
我的信念:他不再那么爱我了,对我变得越来越冷漠,甚至莫名其妙冲我撒气。
我的情绪:生气,沮丧,委屈,焦虑。
行为/结果:说一些抱怨的话,冲男朋友发火,两个人大干一仗。
如果我调整一下对这个事件的认知,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场景二】
触发事件:最近男朋友回到家,都很少对我像之前那样先亲热地抱抱或者笑笑,反而是闷声不响坐在沙发上,问他什么也不说。
调整后的信念:男朋友最爱我了,他可能是最近工作遇到麻烦了,为了不让我担心所以不说,一个人承受压力。
我的情绪:怜爱,心疼,理解。
行为/结果:给男朋友倒杯茶,静静地陪他坐在沙发上,直到他愿意开口交流。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你会体会到更多当下的幸福感。
备案号:YX11llKz9Xv
来自盐选专栏《从分手到复合:二次吸引,挽回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