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

简介:科研到底在研究什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从「做实验」这么直接的工作,来达到「突破知识的极限」呢?我们不妨从论文开始看,毕竟论文乃是科研的总结。翻开一份CNS(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可谓目前学术界最强也最受认可的三份期刊),阅读一下他们的科学论文(N和S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文章);亦或者翻开自己领域的权威期刊(比如PRL),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研究往往有一处共性:...

image.png

image.png

华沙

科研等 4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

我自己在读博士时,由于压力,随着实验、发表以及筹划新的研究、找工作等,有过多次心态的变化。

在读博的日子里,我看到有些人虽然履历优秀,却因为和导师不和,毕业后转入了工业界;有人被导师 push 太重,从而放弃科研;有人的导师太过「佛系」,反而觉得没有得到指导而不满;更有 top2 大学优异成绩出国,却在科研中因为试图几次攻克大问题失败,彻底心灰意冷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烦恼,有人觉得被逼太紧,有人觉得实在没指导;有人觉得和导师发几个小论文找不到好工作,也有人花几年冲大论文无果后后悔没有做简单课题;有人选了年轻导师觉得关系难以相处,也有人选了大牛之后整天见不到导师,感觉读了个「假研究生」……

其实,每个人在初入科研道路时候,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迷茫和困惑,毕竟,没有奋斗哪儿来迷茫?

我在网络平台也见过不少研究生甚至本科学生为科研乃至毕业设计抱团焦虑,整天试图从导师的只言片语中分析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都说明科研的确对很多学生有点「不透明」,他们希望「搞明白」科研这件事。

回想这些科研之路,我一直觉得,如果科研过程中有人给一些指导那该多好。所以,我将从我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谈一谈科研生活以及如何更好的做好科研。

如果要给科研下一个形象化的定义,那至少在我心中,科研就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路上行走...——安徒生

科研的确是在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这种探索本身往往难免伴随着压力、痛苦和不解。不过这并不是说科研必然伴随痛苦的过程,而是说科研需要更多的准备,才能扛住更多的压力。

科研到底在研究什么

绝大多数的科研都通过实验探索知识的极限,这样的学科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理科、工科、和社会科学。当然,有一些科研项目是不涉及直接实验的,比如理论物理的推导、人文学科的一些论文,但绝大多数的研究最后还是会涉及到实验。

问题来了,我们如何从「做实验」这么直接的工作,来达到「突破知识的极限」呢?

我们不妨从论文开始看,毕竟论文乃是科研的总结。

翻开一份 CNS(细胞 Cell,自然 Nature,科学 Science,可谓目前学术界最强也最受认可的三份期刊),阅读一下他们的科学论文(N 和 S 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文章);亦或者翻开自己领域的权威期刊(比如 PRL),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研究往往有一处共性:

通过实验数据,弥补了科研理论的缺憾。

这种「缺憾」可能是现有文献没有发现的现象(比如一种全新错觉的发现,Shimojo 教授团队在 2005 发表在 Science 的论文);也可能是现有文献已经发现的现象之间缺乏一个更强有力的理论链接(比如 Webster 教授团队 2004 年在 Nature 的论文讲适应后效与面孔加工能力的习得等现象链接);还有可能是反驳前人的一些观点偏差(比如 2000 年初,在 Nature Neuroscience 上,Kanwisher 教授团队与 Gauthier 等人关于 FFA 区域在面孔加工中的作用的一系列论战)。

所以,如果从简单的角度来看,科研的对象应该是为了探索知识的边界,是通过实验一步步构建更加宏大、更加有解释力度的理论框架

大学生们到底会接触什么类型的科研问题

现在大学生们(包括本、硕、博学生)实际参与科研的越来越多,虽说都是「科研」,但其实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深度差别很大。那到底有哪些「科研类型」呢?先别急,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解释:

本科生做科研,好比导师带着他们去动物园,导师详细介绍了马的特征,本科生们认真记录了这次「游览」,写成了本科毕业论文。

硕士生做科研,好比导师带着他们去野生动物园实际接触马匹,在导师亲身示范和讲解后,硕士生们纷纷亲自与马互动。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就是硕士生的论文。

博士生做科研,好比和导师去新大陆找「马」一类的动物。导师根据文献觉得这边有的是「马」,博士生根据文献觉得应该是「驴」;唇枪舌战之后,导师认可了你的探索方法,放你亲自上阵;你在新大陆游历许久,最后找到了「骡」。这些经验就汇聚为博士生的论文。

这个比喻我特别喜欢,因为它很好的反应了本硕博的区别。也反映了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科研问题难度,还暗喻了研究内容的深浅区别,最后表现了导师在不同阶段的参与程度。

如果一定要予以区分的话,我觉得可以分为「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博)」,以及「同行审议的科研论文」三大类。

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单独分开其实是来自于国内的独特学位体系,虽然从原则上它们应当同治,但实际操作中两者区别很大。甚至很多本科生带着「我只是要毕业,不想做毕设」的心态做毕业论文,而学校基本都会「放过」,因此实操上对于「科研性」的要求很「水」。

所以说起来,真正的做科研其实是针对后面两种,也就是所谓读研读博。研究生们本身也有做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的压力,其实是两种体裁都要做的。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个人感觉是终于形式,也就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照猫画虎」完成一次完整的学术工作。对学术的创新性要求不是那么高,要求的是流程的精确和严谨。说起来有点像体验一下科研的过程,实则是作为高等院校课程安排,完成「科研训练」的训练。

真正的科研(除了本科生加入实验室和参加科研项目)往往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到,这里的科研其实是一个狭义的科研,主要有设计实验的设计、数据收集、结果整理、汇报(会议或者论文)几个流程。

而科研的完整展开其实要在博士阶段才能见识到,但需要在博士毕业后在研究所、高校等做到研究者之后才行。后者才是广义的科研,在狭义科研的基础上,还涉及经费获得(基金申请)、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等)、实验室建立(场地、硬件、开销、管理)等。

本文中的科研主要指后面的科研,当然也会照顾到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毕竟任何一个博士都是从本科生开始的。

我适合做科研么?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可以说比例节节攀升。甚至现在本科就毕业不再是最直接的选择,更多的人选择在大三甚至更早就准备攻读研究生。但是,研究生可不只是上好课、考好试就能毕业的。哪怕「专硕」也需要做科研,发论文。其实很多人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

我们不妨举这样的几个常见的本科生同学例子来看看:

A 同学一路学习很好,辅导员建议 ta 保研或者考研,A 同学觉得「老师都这么说了肯定没坏处」

B 同学学习一般,担心就业太难而且薪酬待遇不理想,想要读一个研究生缓几年,也希望有更高的工资。B 同学觉得:「研究生可以让简历更好看,毕竟我大学什么别的也没做」。

C 同学对工作和学业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是发觉周边的人都在考研,觉得「既然大家都考研,那我不考不就是落后了么?毕竟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于是也想试试看。

D 同学希望能在大学里工作,因家里人一直说「大学老师多自在啊,工资高事情少」,D 同学很向往这样的生活,于是想考上研究生。

E 同学因为高考失利在一个不太理想的大学,从大一开始就想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双非」升一本,一本升「双一流/211/985」,好学校也要升 top5 等等),觉得「高考太失败,要证明自己」

F 同学对科研有兴趣,在本科就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觉得本科学的课程比较浅,而研究生阶段能学到和接触到更有意思的内容。

如果要我看的话,如果上述同学的想法是唯一的考研动力,那么其实真正适合投身于科研的同学不多——

A 同学需要更加了解研究生和科研的意义。

B 同学只想「刷履历」,如果进入比较高压和期待成果的实验室难免会痛苦和不解,觉得自己在给导师「打工」。

C 同学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想法太过从众,没有一个内在的学习动力,除非喜欢混日子,否则做科研也会不适应。

D 同学的想法比较「过时」,高校待遇究竟是好是坏不说,难度大,考核多,做好科研只是在高校留下的敲门砖,抱着一种旱涝保收的心思做科研是不行的。

E 同学有着很强的求胜动机,但是希望 ta 不是止于考上研究生,而是要做好研究生,哪怕是博士毕业也不过是科研生活的起步。我还记得我博士答辩后,答辩委员会一位老师与我握手,并对我说「welcome to the club」,祝贺我终于进入可科研之「光荣荆棘路」。

最后的 F 同学可能是最适合做科研的,ta 对科研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也有很强的求知欲,但需要注意的是,希望 ta 不要在科研受挫后就放弃希望,因为这样的学生老师很喜欢,也容易给更难的课题,自然失败的概率更大,扛住的一开始打击,这样后面才能有大成。

所以说,要想做科研,需要的不止是了解自己,熟悉科研,更要从内在地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不适合做科研当然是不建议攻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授课制硕士更适合他们。不过很可惜,这在国内数量不多,还往往与「专硕」混淆。

绝大多数「专硕」还是和「学硕」的要求和培养类似,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硕士」就可以「划水」。

我曾看到不少人都是因为对读硕士(读博士有这样误解基本不存在)有着不切合实际的误解(比如只要学习就好,或者觉得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可以像本科毕设一样「划水」),和导师有着深刻的矛盾(比如自己想混混就好,觉得被导师压着做研究是「压榨」),其实这就是学生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误解导致的。

没有科研的兴趣其实没事,但是不要去做科研,否则重压扛不住,而有兴趣也不代表一定会做得好。

只要是科研,就没有确定性(紧急攻关的项目除外),一个科研问题如果有肯定的答案,要么是造假,要么就是意义有限,不然别人怎么没有捎带手做完?

挫败才是科研常态。既然没有确定性,完全有可能一段时间的研究就是没有结果的,毕竟我们没法从「上帝视角」俯视。

因此,对大学生来说,想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科研,判断起来也很简单:

  • 你有没有科研兴趣?

  • 家里条件是否支持你深造而非就业?

  • 你有没有做好应对科研的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

倘若三者都是「没问题」,那欢迎你加入科研的世界来!

备案号:YXA1vRr9r0xiw89jEpCNAra

来自「盐知识」专栏《科研者说:学术科研新人的升级手册》

继续阅读下一篇:我适合做科研么:科研对个人特质的要求与前期准备查看本专栏全部17篇

无论在科研哪个阶段,我们都可能会在挑战和挫折面前「怀疑自己」。 这种怀疑,可能产生于和导师第一次见面后,被导师严肃地询问「以后要不要继续读博,做科研工作」;也可能浮现在分析数据却发现结果又不显著的科研中的每一天;还可能是在论文初稿被修改到「面目全非」,看到满页飘红,听到导师的叹气声(也可能是过度体贴的鼓励)之后。 其实,上述经历只要读过研究生都有过,这些对于自己适不适合读研究生的担心,更多是一种自

编辑于 2021-07-01 20:08